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谁说我们是“佛系青年”

一名90后公益人和他的“蓝哈达”

发布时间:2018-01-19 05:3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张敏

  徐小钢是中国华能金桥热电厂的一名90后员工,但他的微信朋友圈看起来并不像“90后的朋友圈”。他发的内容多为寻找走失老人或儿童、流浪动物领养以及走访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的信息,鲜有个人生活状态。他的微信个人简介上写着:蓝哈达爱心公益发起人。

  “蓝哈达爱心公益协会”是活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区域的爱心团队,有近1000名志愿者,成员80%为90后,2015年12月31日在民政局注册成功。自从发起这个组织,徐小钢工作之余的全部生活,就是寻找走丢的老人、孩子,救助流浪的猫、狗,帮助路上需要帮助的行人。

  当兵的经历让1992年出生的徐小钢身上有股“正义劲儿”,而公益让他的正义多了几分温暖。2011年,还在部队当兵的徐小钢在广播中听到有孕妇急需B型血,而他正好符合要求,便请假去献血。考虑到徐小钢当天还有任务,队长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便没有同意。午休时,他辗转反侧,最终冒着被处罚的危险翻墙出去,跑到最近的献血站献了血,告诉工作人员,“我要把血献给上午广播里说的急需用血的孕妇。”

  第一次献爱心让徐小钢觉得自己的生命非常有意义。退伍后,他从广播里听到有孕妇需要血小板,就又一次到献血中心捐献了200毫升的血小板,这一天还是他的生日。这样的爱心之举在徐小钢生活中数不胜数,不论是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看到求助信息,只要他能帮上忙,他都会伸出援手。逐渐地,他想让爱心辐射到更多的人,于是便召集身边的朋友一起奉献爱心。

  2015年接送高考考生是徐小钢第一次有规模地组织集体公益行动。

  高考前一天,徐小钢突然想到,高考当天会有不少考生出行不便,于是决定组织车队来接送考生。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说了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得到60多个朋友的回复。高考当天,有20多名私家车主参与了活动,一部分车主负责接送已经对接好的考生,一部分车主在路上寻找需要接送的考生。那次他们一共接送了200多位考生。

  在呼和浩特,每到高考日时,市交警队就会向有接送考生需求的私家车或爱心出租车免费发放绿丝带并绑在汽车的左反光镜上,以方便载有考生的车辆通行。为示区别,徐小钢和他的伙伴们在右反光镜上绑上了蓝哈达,从此“蓝哈达爱心公益协会”出现了。“蓝哈达”志愿者乌娅娜解释说,“蒙古民族始终崇拜大自然,无比敬慕天空之蓝,蓝色是纯净的颜色。”

  接送高考考生成为“蓝哈达”的固定活动。2016年,他们的接送更加规范、有效。高考前,“蓝哈达”对接了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老师,通过学校发布了爱心接送信息,有40多位考生提出了申请。这次接送考生的志愿者中,大部分都是刚工作的90后,还有一位怀孕4个月的孕妇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

  高考前一天,志愿者到考生家踩点,计算好到考场的时间,以防高考当天出现差错。上午9点开考,不少志愿者7点就已经等候在考生家门口。送到考点后,这些志愿者聚在一起吃早点,说说各条路的交通情况,等到考试快结束时,再回到考点接考生回家。

  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向这些志愿者报告了成绩,“听到他们的成绩不错,我们就觉得很欣慰。”徐小钢说,考试结束后一些家长还准备了购物卡、礼物想答谢志愿者,但都被拒绝了,“我们只是想通过公益行为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

  “蓝哈达”就这样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加入协会的人越来越多。徐小钢的微信好友也从1000多人增长到5000人,他自己开玩笑地说:“有点恐慌,是不是里面有不少‘僵尸粉’?”

  组织志愿者去看望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是“蓝哈达”每个月的固定活动。每次走近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徐小钢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总会被击中。

  他们一次家访贫困学生时,家里的老人不善言语表达,用颤颤巍巍的双手端出了自家种的葡萄表达感谢。当了两年兵,即使受伤、受欺负都没让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流过一滴泪,面对老人的这碗葡萄,徐小钢泪流满面。

  2016年的秋天,“蓝哈达”来到呼和浩特托克托县第六中学,走进了小虎的家里。小虎当时8岁,父亲早逝,母亲跑了,姐弟俩和爷爷奶奶挤在出租屋里,靠捡废品为生。4岁时,小虎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每个月都需要治疗费,两位老人拉扯着两个孩子艰难地生活着。“蓝哈达”给他们送来了现金、衣物、学习用品。两位老人看着这些年纪不大的志愿者,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不停地流泪。

  2017年,徐小钢得知两位老人难以支付小虎每月2000多元的治疗费用,再一次在朋友圈中组织募捐,并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下午,组织志愿者到小虎家里送去了捐款和衣物,还带着一家人到饭店吃了顿团圆饭。他说,这是他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元旦。

  2017年年底,网络开始流行“佛系青年”的说法。当身边不少朋友将自己归为这一类奉行“看淡一切”“事不关己”态度的群体时,徐小刚认为,年轻人还是应该多为社会奉献一些自己的力量,“如果你身边冷漠的人多,那么你也会被石化,变得麻木,而如果你身边正能量的人多,那你也会被慢慢感化,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在年轻人心里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影响的不仅是身边的几个人,更会影响到下一代,影响到整个社会。”

  徐小刚和“蓝哈达”所奉献的爱心都是尽己所能,并不是震慑世人的壮举,但却像小火苗一样,在钢筋水泥城市里提供温暖。在徐小钢的带领下,2017年,“蓝哈达爱心公益协会”被评为第三届“呼和浩特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为10个入选集体中唯一的社团组织。拿到这份荣誉,徐小钢非常开心,“说明社会各界对我们很认可”。

  徐小钢知道,“蓝哈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目前团队的资金还主要靠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的捐款。每次活动前,他都会在微信群里发布活动信息及财务预算,向志愿者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再把明细发到群里接受监督。

  “这不是长久的办法,我们要尽快出台更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徐小钢说,他会一直坚持走下去,“社会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