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在改革创新中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

天津新姿势 深蹲再起跳

发布时间:2018-01-26 05:3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胡春艳

  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天津在经历了10多年的经济增速领跑后,如今进入了降速“换挡期”。 “5%”,天津市代市长张国清1月24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布了2018年天津GDP增速目标。

  主动直面问题和在改革创新中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无疑是2018年天津两会的重大主题。透过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数字的几升几降之间,勾画出新常态下这座北方经济重镇摆出的新姿势——深蹲,再起跳!

  降速换挡,直面历史低点

  从1999年起,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增速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领先。然而高速增长背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2017年,天津GDP增速从上一年的9%直落至3.6%,跌到多年来的历史低点。张国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是抢抓历史性窗口期,闯关口、度关山,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

  不讳谈经济数字,今年天津两会传递出一个态度——愿意直面历史低点,以问题为导向,解开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既谈过去5年的成绩,同时还用了较大的篇幅谈问题:计划经济思维、封建保守观念仍存在;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产业结构偏重偏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体制机制活力不够,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等。

  面对经济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此次天津去虚高、挤水分的力度空前。2018年将全市生产总值增速目标放缓至5%。

  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孔金珠说,从数字的变化看出来“宁丢官员面子,不丢老百姓里子”的态度。有代表表示,只顾面子,好比鸵鸟藏脑袋,问题还是露出来了,“只要把业绩干出来,面子很快就有”。

  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参加滨海新区代表团审议时谈到,主动作为、调速换挡是为了卸下包袱、轻装前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不能沉浸在已有的成绩之中,要勇于直面观念理念的短板差距,绝不讳疾忌医,以自我革命精神更新观念,调结构、转方式,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那些比GDP数字更重要的事

  “5%是一个稳妥的安排,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勾画出蓝图。”天津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表示,滨海新区跟全市一样,处在“过好结构调整的坎、爬上转型升级的坡、闯过治理污染的关”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开发开放,谋划未来发展,是摆在面前现实的课题。

  就眼下人们对GDP数字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张玉卓建议大家不要“在数字里绕不出来”。就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他认为要从质量、功能、潜力、动力和环境五个方面看。

  “2017年GDP增长不够快、不算快,可这是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过大弯’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张玉卓认为,发展的质量要看效益和产业比例。“过去我们工业占比很高,2017年服务业占比有了提高,虽然仍不算高,但我们朝着正确方向走。”

  效益好坏,最终体现到企业的日子好不好过。2017年,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0.7%,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滨海新区政府税收增长14.4%。

  天津市人大代表,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永林认为,GDP数字“挤水分”是需要勇气的,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他介绍,天津石化2017年实现“零失误、零污染”,全年销售收入720亿元、利润100亿元、上缴税收107亿元,“这些都是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去年天津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铁腕治理环境,李永林说,“我们在环保上砸下10亿元。”他认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非常值得,“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保证了职工的身体健康。”下一步,天津石化还将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在南港打造现代化高端石化基地。

  张玉卓表示,滨海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如今迎来了第四次新经济革命的契机,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反映区域特色的“积聚、开放、智能”三大经济,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性。

  靠创新和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

  作为青年创业领军人,天津市人大代表齐俊桐说:“作为智能产业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天津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红利。”

  1981年出生的齐俊桐是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几年前他吃下天津大学教师在岗创业的“第一只螃蟹”,成立了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两年前我来到滨海新区,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当地政府把400多平方米厂房腾笼换鸟给我们创业。”只用两年时间,该公司估值增加了100倍,被评选为“全球10个最有影响力的飞行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团队”。

  如今,一飞智控正在研发运输的无人机。在企业二次腾飞的节骨眼上,“开发区又给我们腾了1万平方米厂房,还帮我们联系试飞的空域”。他感慨,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滨海新区对智能产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智能装备领域的大力扶持。

  不久前,天津市出台了鼓励发挥企业家精神的“天津八条”,倡导“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而近日,为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智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又出台了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1+10”行动计划,齐俊桐看到的是天津的信心和创新的决心。

  “创新”和“改革”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各个部分。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方面,天津“软硬兼施”。一方面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一批高水平承接平台,一方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利商的良好环境。

  李永林说,“天津八条”值得点赞,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政策刚一出台,一家原位于北京、在中国拥有顶尖塑料研发技术的企业就看到这个消息,与滨海新区政府沟通后,顺利搬迁至天津。

  创新无疑是民企应对新常态下经济环境的“法宝”。 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刘道刚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会给企业带来“阵痛”,更会为其注入巨大生命力。他以连续6年蝉联天津民企销售收入百强榜榜首的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荣钢目前生产的精钢、特钢产品占据总产品的半数以上,其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如果把天津经济的主动降速比作一次深蹲,那么经过结构调优、新动能提升,再起跳将更有后劲。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喜欢看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