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5周年,而这个日子又与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相重合。这两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内在联系:“一带一路”倡议与行动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达到全新历史状态和最高水平的标志,是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负责任大国时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
--------------------------------------------------
五年来“一带一路”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40年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过程,是“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的过程。在这40年中,中国社会不仅通过自身关系结构的调整,焕发出了史无前例的潜在能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紧紧扣住全球化的步伐,积极为世界经济持续作出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当今全球化进程普遍遭遇困境而曲折发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冲突、文明对立、地缘博弈盛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思路与合作模式,正由于其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透明开放包容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经5年了,在这段不算长的时间里围绕着这一国际倡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在宏观发展政策上与国际社会及相关国家实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针对当前全球化面临一系列困难的共同解决方案和应对种种因世界经济不均衡发展造成反弹的集体措施,这种改善全球治理的积极思路只有转化成多数相关国家的共同行动才具有时代意义。
2016年3月,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内容的第S/2274号决议;同年4月,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机构先后以多种形式认可并促进“一带一路”的开展与实施;在当年11月第71届联合国大会第A/71/9号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等有关文件也相继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协议、声明和备忘录等形式宣布将本国、本地区的发展计划与“一带一路”相对接。例如,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欧洲的“容克投资计划”,澳大利亚的计划,沙特的“2030愿景”,越南的“两廊一圈”,各国将参与建设“一带一路”视为发展机遇,分别以内外政策对接的方式积极投入这一国际倡议的落实与实施。
其次,在具体项目落实中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推动货物流、人员流、资金流通畅运行,既是“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也是继续保持全球化发展动力的前提条件。5年来,在沿途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行,到目前为止开通的班次已经突破1万列。国际客货运输线路开通了356条,空中国际航线增加了403条。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继C线通气投产后,D线也在加紧建设;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在打通中亚最长的甘姆奇克隧道后全程通车;中巴经济走廊上瓜达尔港口正式通航;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也正在启动中。
第三,在金融活动中融资平台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是由中国倡议设立起来的多边融资银行,在完成筹建过程后运营顺利,经过扩容后的成员国增至70个,目前其业务范围已超越亚洲,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金融机构,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与世行、亚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其他多边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联合投资,为“一带一路”建设多边融资活动开创了新范式。首期注册资本为1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是专门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经贸合作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的机构。目前,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和方式正在形成高效系统,确保“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发展。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落地生根、持久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模式、国际关系规则、民族文化格局,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前,经过40年改革开放后已将自身富庶繁荣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联系在一起考量的中国政治家正作出认真思考。
在今年7月的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将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将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10年。这些已经到来和即将到来的变革,不仅意味着世界经济可能还会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和方式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全球财富和权力分配的继续失衡。面对这种越来越现实的机遇和风险,基于不同民族价值传统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作出的反应大相径庭。
尤其是曾经作为世界经济引领者和国际规则制定者的欧美发达经济体,当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化冲击旧时政经秩序时,对维持原有地位和利益的不自信演绎出一起起“黑天鹅事件”。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欧洲极右翼势力登台等,不仅在欧美政坛泛起对精英政治、主流政治和传统建制力量的怀疑与否定情绪,而且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立场,以利己代替责任、以对抗代替合作、以零和代替双赢,滥用金融霸权、高筑关税壁垒、挑起贸易冲突,肆意突破和践踏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规则框架。这种逆全球化趋势不仅给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风险,也加剧恶化着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和困境的总体环境。
尽管经济全球化现阶段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困惑和徘徊,但同时也让多数国家和民族认识到国际社会成员相互之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系紧密互动,人类社会不同群体间的活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影响深刻。在这样一个时段,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得到国际社会及多数国家高度认同是完全合乎时代需要和历史逻辑的。
8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把前几年完成的总体布局概括为“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这5年绘就了一幅“大写意”,而今后的任务将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要绘制好这幅“工笔画”,必需在项目建设、开拓市场、金融保障、人文交流、规范经营、风险防范等具体领域下足功夫,进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从制定蓝图转入实际操作势必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但5年来取得的成就已为我们继续推进这一伟大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