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6年,“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张洪良的创业版图已经扩张到2800多个社区。
这个叫“食行生鲜”的智慧微菜场为220万户家庭提供生鲜配送服务,老百姓只要提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就能在小区门口的冷柜里自提生鲜食材。“食行生鲜”实现零库存,“产地直供”降低采购成本,为老百姓带来优惠价格。大数据驱动下,菜农滞销难题也迎刃而解。
成长路上离不开团组织帮扶。让张洪良感叹的是,6年前,项目还是创意时,他就在团组织举办的创业大赛上获奖,并引起投资方关注。如今,他的企业落户苏州高新区,不仅协助政府“菜篮子”工程,还带动1000多人就业。张洪良的创业路成为近年来苏州团组织服务创业青年的一个缩影。
团苏州市委书记万利说,10年前,“双创”热潮还没有开始,苏州成为先行者。实践证明,苏州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天堂福地”,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出彩机会,更为青年建功新时代搭建了闪亮舞台。
打造青年人才集聚的“最强引擎”
2011年,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李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着项目参加了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没想到,他遇到了“热情程度比自己还高”的政府工作人员。
“这里适合创业,针对企业不同时期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李鹏说。
两年后,李鹏获评“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入选者。而他的项目也很快进入爆发期。目前,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70%。
如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领域,为国家发展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这是苏州在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中的立足点。
为此,越来越多像李鹏这样的高层次人才集聚苏州。而由苏州团组织参与的、连续举办了10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也成为“招贤引智”的平台。
在长三角地区400多家医院里,贵州苗族女孩王智瑶的项目“医号线”机器人管理上百万名患者数据。只要患者来过医院签约看病,机器人就会通过打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如今,1名社区医生每天可管理几百名患者的随访工作。
30岁的王智瑶经历丰富,从北京一家知名医院辞职后,到欧洲留学,“兜兜转转”回国创业,最后她通过苏州“领军人才”项目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的创业生态让她满意,这里不仅有生物医药研发所需的完整上下游配套产业,还有各种国际顶尖的学术交流机会。如今,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导产业,正在成为苏州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
改革开放40年,苏州从“苏南模式”的大胆突破,到外向型经济的异军突起,走出了一条紧紧依靠人才、依靠创新的科学发展之路。目前处在经济深度转型关键期的苏州,对人才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据统计,苏州人才总量超过260万人,高层次人才突破22万人,全市的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人才综合竞争力位居江苏首位。
精准服务创业人才
前不久,90后创业者孙科参加了吴中区的青年创客大赛,获得一等奖。随后,他被推荐参加江苏“创青春”大赛,再次捧回金奖。他的原创产品多元醇从实验室“走出来”,很快发展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最近,他决定将企业搬回苏州。当地团组织“跑前跑后”,帮忙寻找办公场地,还牵线介绍项目。
其实,从大三开始,孙科就以“一纸参赛计划书”参加创业大赛。8年间,他从“纸上谈兵”到“商场实战”。“这么多年来,团组织举办的创业大赛类别越分越细,组织者也越来越专业。”他说。
当孙科努力让技术产品为更多企业服务时,周圣强则带着团队研究视频智能分析,让零售更加智慧。几年前,周圣强了解连锁门店管理痛点,推出连锁门店高效运营管理系统“万店掌”,帮助企业节约管理成本。后来,这个被客户奉为“神器”的项目,获得“创青春”江苏省赛互联网成长组一等奖。
不管是孙科,还是周圣强,能通过各类创业大赛脱颖而出,苏州团组织提供的“精准服务”功不可没。每年,团苏州市委都会举办创业大赛,将社会资源与创业青年有效链接。
去年,苏州在全市遴选100名新生代企业家,以3年为一个培育周期,打造一支“既有高原涌现、又有高峰拔起”的队伍,积极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苏州发展赢得接续优势。
成立于2002年的苏州市青年商会,会员超过1400名,涵盖上市企业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今年,苏州青年企业家十大产业联盟应运而生,着力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十大产业领域,为企业搭建平台。
此外,团太仓市委每年都举办中德青年创业大赛,把创业擂台摆到了德国;团昆山市委聚焦海峡两岸青年文化创意,让两岸青年的创意在这里碰撞;团常熟市委瞄准当地政府推进的“智能制造”,专门成立智能制造行业联合团工委,服务创业青年……
汇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青年力量”
两年多来,韩友东的创业公司“星恒通”步入正轨,年销售额超千万元。今年4月,中国青创板(江苏)区域中心落户苏州高新区。经过“精挑细选”,这家致力于北斗高精度系统应用开发的科技企业,成为首批9家挂牌企业之一,并获得50万元投资。
让韩友东惊喜的是,挂牌青创板后,公司的财务、管理沿着正规化方向完善,知名度也有了提升。依托这一平台,更多投融资项目找上门来。
“青创板”背后的运营主体是太湖金谷,是苏州高新区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签约共建的新型金融服务平台,服务过近万家新三板企业,因此积累了丰富经验。
太湖金谷负责人高进说,未来中心将依托自身优势,集聚青年“双创”人才和“双创”项目,提供投融资等各类服务,探索实施以苏州为中心、辐射长三角的服务模式,不断优化青年“双创”生态圈。在此背景下,“太湖金谷创新基金”揭牌,首期1亿元,总规模不少于20亿元。
承办全国青年“双创”顶级赛事,揭牌成立“国字号”青年综合金融服务重点载体,启动“太湖金谷青创基金”,这是苏州团组织近期连续“放的大招儿”。
万利说,苏州团组织服务青年“双创”的工作经历了多个阶段,此前团组织更多服务创业本身,现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升,也越来越贴近青年创业人才。苏州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