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京3000多公里,一座巨型的现代化炼油厂矗立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熠熠生辉,中国石油人历经5年艰辛,让这座30多年老炼油厂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奇姆肯特炼油厂(以下简称“PKOP炼厂”)于今年9月28日全面移交业主,是中哈两国元首共同推动的项目,也是中石油海外投资建设最大的炼油项目。PKOP炼厂项目由此成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共同孕育的一颗耀眼明珠。
PKOP炼厂是哈萨克斯坦三大炼油厂之一,改造后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生产符合欧IV/欧V标准产品,它的升级革新,使哈萨克斯坦一举结束了不能生产高标号燃油的历史。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盛赞道:“这个项目是‘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十分出色!”
改造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奇姆肯特炼油厂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和清洁能源应用,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成为必选项。中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成为当仁不让的总承包方。
面对这一极其复杂的项目,该公司副总经理穆华东至今回想起来,仍止不住感叹:“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PKOP炼厂堪称“超级工程”,涉及13套工艺装置(新建11套、改造两套)及配套的储运、公共和辅助设施。
难题还在工程之外:涉及欧美、俄哈、中国等多种标准;现场人员说着俄、哈、英、中四种语言;气候条件恶劣,冬季天寒地冻,夏季高温酷暑;技术升级跨度大,关涉当今各项国际先进专利技术……一道道拦路虎,几乎让这一工程半路“夭折”。一期工程合同于2014年1月30日正式签署,一年后,一期配套工程及二期工程合同签署,总合同额约16亿美元。然而到了2016年年初,“工地还是一片空白”。工程推进中,由于文化差异大,中、哈方技术人员思维和理念屡起碰撞,工程陷入胶着状态,哈方人员对中方充满不信任,质疑中方完成这一项目的能力。哈方甚至一度准备更换人马。
2015年,有着多年海外经历的中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华东临危受命,担任项目推进组组长。面对严峻时刻,不服输的穆华东暗下决心,“憋住一口气,石油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穆华东带领石油人创新求变,走活几步棋打破了僵局。
先手棋是升级项目管理,全面实行“现场工作法”,在设计阶段,将总承包商管理团队、业主、设计单位集中办公。“把问题解决在电脑前,避免了邮件、电话、传真往来的拖延与内耗。”设计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尚海波说。在施工阶段,则集结设计工程师共同奔赴现场,当场解决难题。
高质高效,行胜于言。2017年6月30日,一期工程成功投产,油品质量直接升级至欧IV、欧V标准,在哈萨克斯坦三大炼油厂中率先进入绿色环保行列。
“自此,业主和专利商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由怀疑到主动配合,项目建设也由战略防御转入全面战略进攻阶段。”穆华东响亮地说,“我们石油人用实力干出了自信。”
搭“钢铁积木”炼厂“一天一个样儿”
施工开始上马,哈方仍是一片质疑:要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配套工程和主体装置,“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石油拿出了“绝活儿”: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这一现代化施工技术大展身手,3万多吨钢结构、近600台静设备在青岛、洛阳、新疆以及施工现场附近的制造基地提前预制、除锈和防腐,拉到现场进行模块化施工。第七建设公司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总经理肖作银说,他们承担了改造项目80%的工作量,打了一场“硬仗、漂亮仗”。
项目高峰期,中、哈双方人力投入达6990人,现场热火朝天,炼厂如同变幻的魔方,“一天一个样儿”。工程建设公司哈萨克斯坦分公司区域部经理黄滔讲述了1.5万吨/年硫黄回收装置的惊艳出炉,“先在国内预制成28个模块运到现场,14名工人像搭积木一样,7天完成组装,较常规工期节省3个月时间。”PKOP项目最大的设备——重425吨、高58米的分馏塔,分片到货,现场组焊试压,将防腐保温、劳动保护、附塔管线及照明等全部安装完,当1000吨履带吊28分钟一次吊装就位时,“塔起灯亮”,令在场的哈方业主连连惊叹。
二期工程安装工作从开工到移交,用时不到一年,创造了同规模装置建设工期最短的新纪录,从质疑到点赞,中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成为哈石油信赖的承包商。
82岁的美国专利商UOP现场技术顾问汤姆评价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装置布局,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哈两国能源合作最好的项目
PKOP项目约有13426台(套)设备、12万吨材料,总计1051个采购包,光是汽运就达6880车次。加上海运、空运和铁路运输,对项目采购是极大的挑战。
采购人风雨兼程,四处奔波,把一批又一批物资运往翘首以待的施工现场。
让采购中心王宇翔记忆犹新的是从海外发运的3台加热设备,总重约250吨,“属于偏尺设备,一辆车要占两个车道才能通行”。2017年6月底设备出厂,先后要经过多个口岸。王宇翔天天去海关蹲点,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追着问。磨坏60多条轮胎,穿越千山万水,8月底,3台设备顺利抵达现场。
令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总经理兼PKOP项目总经理李开达欣慰的是,PKOP项目使中石油工程建设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带动了国产设备和技术出口,达到国产化率约90%,首次实现中国炼化工程设计技术整体出口到中亚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全面掌握欧美、俄哈、中国等多种建设标准,为进一步开拓中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哈石油副总裁吉野索夫说:“PKOP项目是中哈两国能源合作最好的项目。”以前总绷着脸的他,现在见到穆华东会笑着说,“穆,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