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频道-- >> 中国青年报新闻
APP下载

“扫雷行动”助大学生远离互联网金融诈骗

发布时间:2018-12-24 05:25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范雪 刘俞希

  “为什么大学生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对象呢?”不久前,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年报社官微运营室负责人李丽在“扫雷行动——金融消费者保护计划”(以下简称“扫雷行动”)山东英才学院站向同学们发问。

  李丽从《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平台发表的《“裸条借贷”衍生出色情产业链》《天津数百名大学生落入变相培训贷连环坑》《校园贷之后,“美容贷”又盯上了年轻人》等报道展开,总结出现在一些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法律素养不高、金融常识缺失等现象,因而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对象。“一些大学生会相信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但‘天上可以掉馅饼’是不存在的。”李丽说。

  “扫雷行动”由中国青年报社、支付宝和网商银行共同发起,将把金融知识送到全国100所学校。过去的近一个月,“扫雷行动”已经走进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汉江师范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学校,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与支付宝专业讲师周晨晨,通过案例分析和提供建议,希望帮助同学们远离互联网金融诈骗“雷区”。

  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年报社记者梁璇从自己采写的作品《被“猫腻”阴影笼罩的体育人》说起,讲述了一家互联网体育O2O公司集资诈骗事件。她介绍,这家公司旗下的一款App以健身行业私教O2O教学服务起家的模式,吸引了一些退役运动员、体育老师及高校学生成为平台“私教”,能“带课”又能“赚补贴”。后续他们响应公司“让数据漂亮”的号召,投入大量钱财“支持线下业务”“帮公司上市”……直到今年年中,他们等到的是课时费与平台补贴均无法提现的结果。她总结:“时髦的创业概念、受骗教师成为‘传声筒’、不知情媒体传播、有线下业务等‘四招’,使教师和学生‘入套’,借款‘投资’。如今,这些‘投资人’负债累累。”

  “我的朋友以前给我发过一个链接,告诉我可以免费领茶几,只需要交邮费,我相信了,然而交完邮费并没有收到茶几。”山东协和学院的崔同学曾遇到过两次“只需交邮费即可领免费产品”的情况,都没有收到产品,后来他再也不相信了。梁璇提醒同学们“不要贪图小便宜,别抱有侥幸心理,对‘圈子’和‘熟人’也要保持警惕”。

  在“扫雷行动”湖北站,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年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潘志贤向同学们揭秘了电信诈骗的四大“套路”,即冒充相关人员、假借网购退款、伪基站群发消息和发送“钓鱼网站”链接。同时,他也向同学们介绍了警方总结的常见电信诈骗术和应对方法,并且告诉同学们:“别抱侥幸心理、擦亮睁大眼睛、控制个人欲望、护好私人信息、保存相关证据。”

  “金融风险随时都存在。对于还在学校的学生,可能参加培训就是一次金融风险;而对于毕业生来说,风险更是处处暗藏,比如租房、存款、买房、消费、创业……”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年报社深度调查部记者卢义杰和在场的大学生一样是90后,为了让学生们意识到金融风险其实离自己不远,他从自己被骗的经历说起,以“过来人”的经验警示大学生要注意提防身边的“雷区”。他认为,几乎所有的风险,都来自信息不对称和让人改变原有思考方式的诱饵,比如“免费、便宜、利润”等让人放下戒心的“理由”。

  互联网金融安全媒体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年报社深度调查部主任刘万永,以《步步惊心,看你怎样“被贷款”》为主题进行讲座。他举了四川一位少年陷入“培训贷”后自杀的案例,触目惊心。“诈骗套路多,同学们一定要擦亮双眼,签署任何合同时,要反复阅读,一旦签署,则要保存证据。”刘万永说。

  潍坊学院团委书记张晓静表示,“扫雷行动”与每一位大学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应该掌握金融安全知识、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这次活动可以帮同学们‘扫清’互联网金融诈骗‘雷区’,希望同学们理性消费、安全消费。”张晓静说。

【编辑:黄易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更多>>
    图片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