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类职业测验俨然成为学生和家长高考决策中的标配。很多高中生根据这种测验决定学什么专业。市面上职业测验有很多,能力的,性格的,兴趣的,价值观的,甚至还有星座八卦的……作为业内人士,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这些测验到底准不准?”基本上我的答案都是:不准。
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高中学生小若做的霍兰德兴趣测验。
这是在选科系统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测验。她来找我,就是因为她感觉“不准”。她说:“问卷里出现了很多职业名称,但大部分职业我只是听说过而已,并不知道真正是干什么的,只能凭想象来回答。另外,测验结果还给我推荐了一些职业,但这些职业我并不喜欢啊,而且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不解决任何问题。”
而且她说,结果出来后,指导老师只是课堂上大概讲了一下,没有解读结果。
这其实是很多高中同学遇到的普遍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测验本身的问题。同学们的职业经验太少。这个测验最初是在美国的大工业时期给成年人做的,可能并不适合中国青少年群体。
第二,缺少专业解读。如果老师能够给出比较专业的测验解释,可以帮助同学们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所思考。但是大部分老师做不到。
后来我跟小若解释说,“虽然测验结果中显示你的最高分数是C、R、A,但是整体来看,各项分数差异并不大,说明你的选择其实很平均,并没有突出喜欢或者讨厌某个方面。再加上你的职业经历很少,所以对测验推荐的职业是无感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细节来思考自己的倾向性……”
“结合你曾提到的一些情况,非要挑一个相对喜欢的,那就是C类内容。非要挑一个最不喜欢的,那就是E类内容。你可以未来在C类的活动中挑选一两个亲身体验一下,确认自己的感觉。也可以看看对周围哪些职业有好奇心,多观察体验。“
说到这里,小若连连点头,说这样我就理解了。我也觉得我并没有像测验上说的那样有明显的特征,需要多方面尝试才能确切知道。
所以,一个不准的测验,加上不专业的解读,是多么危险的事。一个不太懂的老师和一个不太懂的家长,有可能从这个测验结果断章取义,给一个刚好听话的孩子选定了职业方向。
测评用在成人群体中,是因为成年人的性格倾向等各个方面相对稳定,对自我和职业的理解力也够。高中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测评来寻找自我并不靠谱,结果往往只是起到了一个“标签化自我”的作用。
看上去挺科学的报告,其实只是用高大上的名词把人分类了而已。实际距离青少年真正的潜力还很远——而重要的是,人的兴趣是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
让我们来看大学生小桦的兴趣是如何发生改变的。最初,他并不喜欢所学的遥感专业,还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做学生工作,但一段时间过后,他的想法变了。
第一次改变:
由于和自己理想的两个专业擦肩而过,大一时,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转到电子或者计算机学院去。但首先,我得先了解自己的专业。
我认为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学院组织的实验室参观活动。参观遥感实验室时,我看到了非常有趣的东西:几道带着条纹的蓝光咔咔一闪,直接算出了整个物体的三维点云;把植物叶片放到一个仪器里,屏幕上就画了根曲线,植物是不是缺氮磷钾,直接就能分析出来……我从未见过这样神奇的仪器,听老师讲才知道:第一种技术叫结构光三维测量,第二种技术叫高光谱分析,都是遥感探测技术。
当时我就觉得遥感这门学科真有意思,想再深入学习。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做出这样的仪器,那就太帅了!这次参观让我发现自己并不讨厌这个专业,甚至还有点好奇和喜欢了。
第二次改变:
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学生干部,一直干得很开心,做辅导员助理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不过后来的事证明,学生干部也不一定适合做辅导员啊。
辅导员助理就是给辅导员们帮忙。我发现当好辅导员的难度超越了我的想象,不是只管学生,而是要搭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不仅要关心同学的成长,还要执行学校的各项安排,经常会有大量的事务等待着你去做,真的很不容易。
除了工作的难度,我还发现,自己对这份工作越来越没动力了,因为在工作中得不到我所期望的成就感。我喜欢工程项目之类的工作,一段时间的努力换来一个较大的成果,像踢足球。而辅导员的工作更像是打篮球,事情都不难,进球更容易,有许多小的成就感累积,但这并不是我所期望的。只是觉得工作非常繁琐,动力也越来越不足……最终,我艰难而不舍地退出了。
他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反思:
为什么我从小都喜欢做学生工作,但是到了真正要做辅导员的时候,却打了退堂鼓呢?我认为是大学的经历,“改变”了兴趣所在。
在刚上大学时,我做过一次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测出的结果是企业型+社会型,与社会型相反的现实型的得分并不高,而我现在的测试结果,是企业型+现实型。
从结果上看,貌似是大学的经历改变了我的兴趣,但我觉得更好的解释是我并没有改变太多,而是大学的经历,让我不断地刷新对自己的认识。让我知道自己的手脚没有想象中那么笨,对于行政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感兴趣。大学一个很重要的意义,不就是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吗?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是否对一个事情感兴趣,是否兴趣发生改变,跟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你可能因为环境发现了新的兴趣,也可能因为环境对某些东西不感兴趣了。跟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你对世界,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自我的建构和塑造。
造成兴趣改变有两个方面的环境原因,那就是自我效能感和结果期待。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我能力的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做成某个事情的预期。结果预期,就是预计自己做完这个事情是否能够取得想要的成果。
小桦的大学经历让他知道“自己的手脚没有想象中那么笨”,所以在做职业测评时,现实型分数提高。他做了一段时间辅导员助理之后,对于辅导员工作的结果预期就不太好。两方面共同作用,他的兴趣从之前的企业型+社会型变成了企业型+现实型。
什么东西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呢?那就是学习经验——你看别人做过什么,就很容易效仿,尤其对于孩子而言。子承父业就是这么发生的。
学习经验首先会受到个人特点的影响,你会因为个人特点而选择自己想要的环境。其次也受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比尔·盖茨在计算机领域成功,跟他母亲的职业有重要关系。
总之,从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可以理解,测验的分数不完全可靠。我们的自我概念就是在经历中培育塑造起来的,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成人有责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更加丰富的,开发潜能的环境,而不是限制他们的可能性。对于孩子来说,积极探索世界,本身就是在培育和塑造更清晰的自我。有句话说得好:“不去观世界,哪有世界观?”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