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看视频
在新疆阿勒泰最冷的地方,藏着一个如同古罗马斗兽场一样恢宏的矿坑。在1980年以前的中国地图上,这里只有一个神秘的代号——“111”。
小镇因矿而兴,最多时有上万人保守着同一个秘密。这里出产的稀有金属矿石,为国家偿还了苏联外债。这里也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重要原材料输出地,被誉为“两弹一星”功勋矿。
1950年,可可托海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中苏合营公司。巴哈提别克的父亲加斯木汗听说“采矿热”,瞒着家人,孤身一人来到可可托海。在跑步测试中,瘦高的加斯木汗第一个跑回终点,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哈萨克族产业工人,为自己赢得一枚闪亮的铝制工牌。
上世纪60年代,进出矿区需要办理边防通行证,矿务局一年至少要做两次保密意识教育。
“额尔齐斯石”发现者、地质专家韩凤鸣1963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他就读的全国首届稀有分散元素地质勘探专业,是不对外公布的绝密专业,专业代号为43。毕业时,他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新疆深山中的可可托海。强烈的保密意识让他和以前认识的人都断了联系。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要求中国偿还援华物资。按协议,我国需要偿还的贷款和利息总计52.9亿元。一吨稀有金属矿产品的价值,相当于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农副产品,可可托海的矿石成为抵债的重要物资。
矿区条件艰苦,哈萨克族矿工买迪和工友们做爬犁,用人背肩扛的方式上山拉矿石。那时,各族矿工说得最多一句话是:“苦我们也不能苦国家,卡我们也不能卡国家,难我们更不能难国家。”他们艰苦劳动,提前两年还清了苏联外债。
矿区电力紧张,因为保密需要,海子口地下水电站建在伊雷木湖旁地下136米的深处,水电站的外观与荒山颜色融为一体。2000多人的建设大军用了20年时间,挖空坚硬的花岗岩建设厂房,总共搬运了8000万立方米岩石,以及10万吨水泥、钢材、铁轨、炸药等物资。
每一位来访者都会惊讶于地下水电站的神秘。在可可托海镇相邻的村子长大的运行工屈盼盼,在来这里工作之前,竟然从没听说过地下水电站。
可可托海地理位置偏远,且长期处于保密状态下进行生产,许多人对工作经历闭口不谈。原采矿总工程师刘灏,1952年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来到可可托海。他和夫人最爱唱《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可可托海建设过程中,哈萨克族矿工买迪,冒着生命危险冲回矿洞,点燃受潮的导火索时,炸药突然爆炸。买迪断了一根肋骨,另一位同事失去了一只眼睛。据统计,可可托海共埋葬了700多位建设者的忠骨。
这段尘封的国家传奇,让“矿二代”巴哈提别克肃然起敬,他成了连家人都难以理解的“收藏疯子”。37年里,他花光所有积蓄,收藏了2000多件矿区用品。如今,矿区转型旅游,他又把藏品捐给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许多矿区后人也加入了整理挖掘“可可托海精神”的队伍,越来越多秘密正在揭开。这些秘密的背后,是几代人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