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这是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的话。独子吕挺因为救人牺牲后,吕世军和妻子成了“失独老人”。吕世军有时半夜醒来,一遍遍地看手机里存着的儿子视频,又放到电视机上看,看累了,再睡,吕妈妈就陪着他。
吕挺生前资助的小女孩,被救的孩子家庭,失独的吕家父母,3个家庭有了新的交集,他们都需要让思念找到出口。
冬至,浙江省东阳市烈士陵园,吕挺墓前摆着几束鲜花,十几盆绿植生机盎然,是思念的藤蔓,也是生活的气息。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气温很低。对吕挺的父母来说,夜晚因思念越发被拉长。
英武帅气的90后吕挺,军校毕业,共产党员。2019年8月14日傍晚6点左右,安吉消防大队接到报警,鹤鹿溪村西苕溪水域有两人落水。
吕挺和队友赶到出事地点。在波浪翻滚的水坝下,一个大人、一个小孩正在挣扎。出事那天,因受台风影响,加上前一天暴雨,山洪不断汇入,水位高达四五米。
从网上传出的救援视频中,可以看到当时水流凶猛,吕挺和其他救援队员在水中颠簸,头盔只剩一点露出水面。
最先和吕挺一起下水的,是年仅20岁的消防队员余书辉。余书辉成为消防员才一年半时间,他感觉到“下面的水把我打上来,上面的水把我压下去”。余书辉接连喝了几口水,感觉体能耗完了,无法呼吸,就喊队长。
吕挺游过去,托起他的胳膊说,“有我在!”
这是俩人在水中唯一的对话,也是吕挺说的最后一句话。
吕挺朝着漩涡游去,一直游进了漩涡,一把抱住孩子。从翻滚的漩涡中救出孩子后,吕挺和孩子的父亲一起消失在西苕溪里。
两天后,年仅29岁的吕挺被队友找到。他被抬上岸,盖上白毯。岸上,吕世军紧盯着儿子被从身边抬走,沉默着。
吕挺牺牲的地方,是“滚水坝”,也叫“夺命坝”,是一种设在河上的简易拦水堰,由于存在落差,水流急速冲下,会与下层河水形成反作用力,就像滚筒洗衣机一样翻滚。滚水坝存在巨大的漩涡吸力,据专业救援人员说,最佳逃生时间只有短短三五秒钟。
听说吕挺出事,民安救援安吉大队李队长连夜从安徽赶到安吉,加入搜救队伍。当他们在水中抱起吕挺,这个参加过无数次救援、见过大风大浪的45岁男人哭了。“滚水坝危险,吕挺当然知道,但救援是没有选择的”。
吕挺老家在浙江东阳。英雄魂归故里,安葬在东阳市烈士陵园。有志愿者在吕挺墓前放了盆栽,东阳有个老师带着女儿天天去浇水,吕爸爸不知道怎么感谢,就把人家中秋节送来的月饼送给小女孩。
儿子的很多故事,吕爸爸是听别人转述的,其中就有吕挺资助小芳(化名)的故事。
2019年8月底,吕爸爸请东阳电视台帮忙,希望找到儿子生前曾经帮助过的孩子,继续把儿子没做完的事做下去。
在东阳和安吉两地媒体帮助下,找到了14岁的小芳,现在上初二。在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吕挺和她结了对子。
当时小芳班主任跟吕挺提到她家里的情况,从那时起,每年过年过节,吕挺带着中队队员去她家看看,带点水果,塞个红包,资助孩子。
小芳妈妈是安吉人,遭遇坎坷,生下小芳后不久,丈夫出门打工,就此缺席女儿的成长。离婚后,她想找个依靠,又遇人不淑,成了带着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如今,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起早摸黑,一个月收入仅有3000多元。
在县城,她租了间6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月1000元房租,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几年前,小芳外公遭遇车祸,髋骨等多处骨折,刚好不久,小芳外婆被发现大动脉上长了血管瘤,每年都要进出几次医院,冬至前因病去世。
两位老人见过吕挺,但他们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直到在电视里看到有关吕挺的新闻,“我们看到时已经来不及了,本来怎么都要去看看他、送送他……”
吕挺的帮助,刻进小芳心里。2019年国庆前,小芳和妈妈一起去东阳和吕挺父母见面。小芳说要诚心诚意地去,最好没有记者、也没有电视台一起去,她觉得如果报道了,就会显得不诚心。
那天,小芳拥抱吕挺的爸爸妈妈,叫他们“爷爷奶奶”,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们要保重身体,我和妈妈会常来看你们”。
那天,吕爸爸给了小芳两个红包,小芳和妈妈都不要。“本来应该我们孝敬你们,我们还年轻,有手,还可以干活儿……”
在场的人劝母女俩收下,小芳妈妈眼神里带着抱歉,“不收的话,怕伤了老人的一片心意”。
“现在想想,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她长叹一声,扬扬头,“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能靠自己的双手扛过去的。”
小芳家墙上贴着一张剪报,是小芳她们去看吕挺父母的报道。墙上,还贴着不少励志的便签,其中一张写着“为吕挺”,下面还有一个名字,是小芳的外婆。
小女孩的心愿是当一名老师,为此她努力着,为吕挺,也为疼她的外婆。
“他拿了很多奖也不告诉我们”,吕爸爸有些嗔怪,儿子和他一样性格内向。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彼此都不善于表达,问候也仅仅围绕日常细节,“也不知道说点什么,他就说好的,叫我们放心”,吕妈妈看邻居孩子经常打电话回家,有次在电话里跟儿子提了,他后来就每周都打电话回家。
儿子的电话成了老人每周的期盼,“有一天,他中午没打来,一直到晚上9点打来,我问他怎么这么晚,他说刚去救了个人回来”。
从读中学、大学到工作,吕挺一直在外生活,工作后一年回家两次,每次也就几天,最长的一次假期是吕挺去安吉消防大队报到前,前后待了5天。老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有时候,老人有种吕挺还在上班的错觉。
吕挺父母日子过得节省,父亲以前是村里贴瓷砖贴得最好的,很多人家装修都找他,母亲就帮打下手。和邻居家相比,他们家的房子有点旧了,没想再装修,老人原本打算以后搬去安吉和孩子住,吕挺生前刚在安吉按揭买了房。
天气好的日子,吕爸爸给儿子的房间通风,阳光把地板照得发亮,大衣橱里整整齐齐地摞着很多荣誉证书,儿子以前穿的衣服整齐地挂着,房间里散发着一股新房子的味道。
结婚30年,风风雨雨,两位老人一起走过艰难,现在又相依为命,一起面对失去独子这个坎儿。
有时,吕挺爸爸难免触景生情。有人叫他去喝喜酒,喝着喝着,心里又难过起来。儿子走后,他时不时坐着发呆;有时,两人去烈士陵园看儿子,浇花,拔草。在那待几个小时,一起来,一起回。
更多时间,他们待在家里。思念总要找到出口,他们就找点事做,但在家,时间越来越慢,越来越慢。吕爸爸说他有几次,看着看着手机就哭了,吕妈妈也在边上,“她没哭,陪着我”。
很多失独家庭都会经历那样一段生活,他们需要被倾听,倾诉,亲朋的安慰,志愿者的温暖、社会的关心,将会陪伴他们慢慢走过那段时间。
2019年9月8日,吕家特别热闹,来了十几个人,都是素不相识的安吉人。他们都是“悼念吕挺英雄爱心群”的网友,群主小谈带队,从安吉坐了3个小时大巴车赶去东阳。“说我们都是你们的女儿”,吕爸爸微信上,一个个“女儿”数过来,后来大家觉得叫着不方便,就按年龄一路排下来。
吕挺父亲手机里保存着那天的照片和视频。厨房里,志愿者们掌勺的掌勺,切菜的切菜,生火的生火,“他们买了菜,还给我们买了衣服和鞋子,他们叫我们什么都不要动,说要和我们说说话”。照片上,方桌上,齐落落(方言:满满的意思)一桌菜,几瓶啤酒,吕挺爸妈坐在中间,年轻人围坐在两边。
国庆节,这群网友又来了,因为堵车,他们凌晨4点才赶到,吕爸爸就一直在村口等。
吕爸爸又翻出一条微信,“她是‘拾柒’,也叫我爸爸”,笑了笑说,“她还给我们寄了微波炉。”
有天晚上,“拾柒”发来微信:“我们会把您和吕妈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您养小挺长大,我们陪您和吕妈一起慢慢变老!所以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请一定告诉我们……”
安吉几个女儿很有心,又组了个“吕家女儿群”。偶尔,吕爸爸也会发个短视频,女儿们就上来围观,“老爸老爸”地叫。她们和老人聊各种日常,想让老人不觉得寂寞,而老人也明白她们的善意,也关照她们不要太累了……
除了安吉,还有东阳、义乌等地的志愿者们来看吕挺爸妈,“安吉那边都叫我爸爸,我们这边的都叫我叔叔。”
很多人来看他们,关心他们,大家的小心翼翼,老人都看在眼里,他们很感激,尽量表现得合群,不扫兴。
被吕挺救上来的孩子才10多岁,亲眼见到父亲和吕挺被洪水带走。
“似懂非懂的年龄,其实都懂的”,村支部书记说,这孩子一家来给吕挺上香时,“孩子大概吓坏了,扶着进来扶着出去的”。
那天在灵堂,孩子的家人想跟吕挺父亲道歉。老人明事理,“我跟他们说,以后不要再到户外危险的地方玩了”。顿了顿,又说,“他是消防员,是中队长,他不下去救人怎么行?”
孩子一家一直处在舆论中心,网上不断有人责怪他们。
孩子的父母都是喜欢户外的驴友。出事那天,一家人拿着皮划艇出去,孩子父亲想培养孩子对漂流的兴趣,兴致勃勃带着孩子去了上游,出事前翻了一次,他想坚持挑战,到了滚水坝那儿,正好上游泄洪,水流越发湍急,皮划艇再次翻下……
“孩子亲眼看到爸爸被冲走了,还跟他说,儿子,你别怕,爸爸来救你……说着就没了……”怕孩子心里蒙上阴影,老师还专门给他做了心理辅导。
出事前,家里的事一直是孩子父亲张罗,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村支部书记说,“现在这家人就剩下女的和小的了,日子过得很难。两家人见面说点什么呢?”
也有人建议让孩子一家去看看吕挺父母。
吕家也没准备好,“还是不见的好,不知道说点什么”。
村妇女主任跟孩子说,“不管人家怎么说,都不要有压力。”孩子懂事,说:“叔叔走了,我会好好学习,长大了会报答他的。”
吕挺一家、他生前资助的小芳一家、他救上来的孩子一家,这3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伤痛,或许时间会慢慢抹平伤痛的烙印。
一切没有如果,时间也不能倒退,只希望未来这样的伤痛可以避免。希望每个人在面对突然的告别时,都能拥有告别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