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有关科技创新的“金句”——“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既赢得社会尊重,又获得应有报酬”“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在科技界引发巨大反响。
“这些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或者国家领导人公开场合提及的话,句句说到了科技人员的心坎儿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技政策研究专家李侠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他的第一感受。从这些“接地气”的话里,很多科研人员读到了国家改革体制机制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决心,新的期待开始了。
揭榜挂帅:不拘一格降人才2.0版
“我理解‘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是对‘破四唯’等问题的新表达。”李侠说,“我们说改变人才的评价体系,‘破四唯’提了很久,操作层面上仍然很难落地,但现在总理提出‘谁能干就让谁干’,就是不在概念层面纠缠了,直接转到实践层面来。”
李侠认为,“揭榜挂帅”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2.0版”,“谁能干就让谁干”就是把旧的“格”去掉。
“格”是什么?在李侠看来,它是由各种规则构成的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又是由科技共同体内的特定小团体来建构、解释与执行的,这些小团体就包括我们常说的“圈子”。他认为,科技界的“圈子”一旦形成,很容易产生惰性与特定偏好,这些都是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艰难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过去的竞争模式可能造成一些重大科研项目难以得到有效竞争,而一些小项目往往“打破头”,这不利于激发科研群体的创新活力。
“竞争”“激发活力”,这些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感受到的关键词,在他看来,“揭榜挂帅”就是以重大需求为引导,以解决问题为衡量标准,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其实,这一点从科技创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处的位置也能窥见一二。樊杰说:“整个‘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这一段,都放在了第四部分‘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里面,这就释放了明确信号:靠市场的手段激发科技界内部,尤其是科研人员的活力。”
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看来,“揭榜挂帅”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竞争规则,这意味着给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松了绑,让年轻人上,要让年轻人知道他们只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好,就有机会、有荣誉”。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张新民也认为,这样的提法,就是要挖掘年轻人才的潜力,“说白了,就是不分年龄、资历和头衔,谁有能力谁来干”。
当然,在樊杰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在揭了榜之后,要营造让“帅”能做主、能调动团队积极性的环境。让揭榜的人能成为真正的“帅”,这些还需要未来更为具体的体制机制配套。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也反复提到这一点,他说,让揭榜的人不仅“能干”,还要“能把事情干好”。
稳定支持:让更多人“坐好冷板凳”
在科技界,人们常说要“甘坐冷板凳”,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呼吁要创造更多条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让更多的人“坐好冷板凳”。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也举了一个例子: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立项到结题平均为11.4年,从结题到提名间隔4.4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
他就此提出建议,要完善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保障、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保障性经费拨付力度,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褒奖,促进形成踏实苦干、勇攀高峰的氛围。
“做基础研究的人非常不易,可能很长时间——几年、10年都出不了成果。”张新民说,此前他还经常被问到基础研究究竟有啥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认识层面上,了解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性,但在行动和实际支持上,可能还有待加强。
他举了一个例子:那是2015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带领的实验团队,因测得新中微子振荡模式,获得该年度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此奖被称为科学界“第一巨奖” 。但张新民回忆,就是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科学成果,却在本世纪初,曾因找不到经费而搁浅,差点“流产”。
在张新民看来,在基础研究过程中,持续的经费支持至关重要。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制定了一些针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政策,科技界也希望出台更多针对大科学装置持续支持的政策。
如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让不少科研人员对更多实际支持的落地充满期待。
呼吁松绑:让科技共同体“干中学”
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揭榜挂帅”和“稳定支持”,在科技界流传甚广的还有“总理的‘不安’”。
据中国政府网公开信息:李克强总理5月23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提到,现在依然有些旧的条条框框,束缚着科研人员的手脚,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解决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让更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既赢得社会尊重,又获得应有报酬。
这些问题不解决,客观上会捆绑住科研人员的手脚,于国于民都不利,一定要加快解决。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相关财政审计部门和科研政策之间的不协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确有报销难的问题,也确有以科研之名中饱私囊问题。这个度确实很难把握,一松就乱,一管就死。但是不能因为个别人用科研经费谋私利,而影响科技人员整体积极性。”
谈到“松绑”,张海霞用居家过日子来比喻做科研项目:“就像我们提前两年预测这个月吃二两肉,没想到疫情天天在家吃饭,吃二两一钱就犯了‘错误’,那这种‘错误’确实难以避免。”
因此她呼吁“划大块”管理科研经费,在经费花销的一些细微之处能让科研人员能自行调配。同时建议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开发一个信息化的经费管理平台,各类花销凭证实时联网录入财务系统,既方便快捷,又真实可靠。
事实上,关于给科研人员松绑的问题,相关部门已出台不少政策。这其中较受关注的当属“包干制”。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出“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目前,“包干制”已在一些机构开展试点。
李侠建议,让科技共同体借鉴“干中学”的模式,在干中摸索出新的做法,有效的新做法可能会被更多的人采纳,科研人员也可以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一个稳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