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大学生方程式大赛上,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方程式车队正在做比赛前的最后准备。
在东风日产这座特殊的“学校”中,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对于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马跃来说,今年的春季学期和暑假有些特别。
受新冠疫情影响,课堂被搬到了线上,虽然“网课”传授的理论知识更多,但同学们动手实操的机会还是不可避免地减少了。
马跃的感受正是国内大学生的真实缩影。疫情导致国内各地高校开学时间一再推迟,进而打乱了毕业计划和就业季。874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如何突围?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成为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
“全国各高校的2020届毕业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汽车行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汽车人才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刘义告诉记者,“在特殊时期,毕业生要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先就业后择业,在产业链中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事实上,无论任何产业,人才都是支撑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20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为了守住人才这块沃土,让更多有才华的“后浪”发挥自己的能力,汽车企业在人才培养、晋升通道上做出了不少有益尝试。
如今,面对被疫情打乱的就业季,各企业一边防范风险,加强人才孵化力度,一边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机构积极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的汽车业“后浪”培养计划。
在实践中让汽车人才“解渴”
大学生活3年来,“将各种大小不一、规则各异的零部件组成一辆可以飞驰在赛道上的车”是赵博宣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他曾在2018年和2019年参加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和华南理工大学车队的队友们一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一次参加比赛时,我刚接触车辆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不久,所以更多时候都在观察学长、学姐们是怎么做的。”赵博宣回忆起当时的画面说,“飞速转动的齿轮、轰鸣的引擎声和轮胎摩擦路面产生的味道,都让我既兴奋又紧张,也让我彻底爱上了这样一门‘硬朗的艺术’。”
再次参赛时,赵博宣已经成长为车队的“得力干将”。经过几次大赛的洗礼后,他已经能够熟练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像赵博宣一样,通过参与赛事实践,快速成长的汽车“后浪”并不在少数。
“在从赛车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中,我们希望引导学生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并在互动中强化学习效果。”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方程式车队指导老师田哲文表示,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同学们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
田哲文告诉记者,从武汉理工大学组队参加赛事以来的毕业生发展来看,参加赛事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岗位的适应期比其他学生更短、进步更快,“独当一面的能力也要强很多”。
“大学生方程式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子的一项重要赛事,是理工科大学高等教育的补充,它集成了理论学习、动手能力、社会实践、人才竞争的几大主题,契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在谈到举办这项赛事的初衷时表示,除了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外,还有不少同学在比赛中发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近两年,参与新能源方程式大赛的车队和选手越来越多。此外,各个车队车辆上的‘黑科技’配置也越来越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汽车产业向自动驾驶和新能源领域转型的速度。”浙江大学学生刘晓宇如是说。
正如他所言,在“新四化”浪潮的推动下,汽车人才发展出现了新的潮流。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仅有两所高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但截至目前,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设这个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就有近20所。以智能化和新能源为代表的全新领域,正在成为很多汽车人才释放潜力的大舞台。
“随着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将成为重中之重。新的趋势将对未来的汽车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这对于年轻的汽车人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这样说。
事实上,近几年,汽车从业人员、汽车专业学生甚至是普通的消费者,都能明显感觉到,在汽车产业整体转型的过程中,汽车相关专业和岗位正释放着新的活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需求缺口从2016年的170万人增长至2018年的198万人。
有人说,随着“新四化”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中国汽车业向人才喊“渴”的情况还将持续下去。
车企要做最稳定的“人才孵化器”
作为汇集各路汽车青年的最终“溪流”,汽车企业能否将汽车青年孵化成为汽车人才,将是决定企业乃至一国汽车产业未来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于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东风日产人事总务部学习发展科培训主管罗宇亮有着自己的分析。
“在东风日产,有一个‘L>C’的概念。L是指Learning,也就是学习,而C则是change,指的是市场的变化。”他解释说,如果一家车企和其人才学习的速度、程度大于市场变革的速度,那么这个车企则就拥有市场的主动权。
而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看来,未来高校汽车专业的内容和培养模式还将进一步专业化,各大企业对于汽车人才的重视程度也将继续提升。他向记者直言:“汽车人才将成为车企乃至行业发展的‘富矿’,因此汽车专业发展的前景会更光明。”
“制造业的竞争表面看是国家和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一家企业最宝贵的不仅是那些固定资产,更是那些能运用固定资产经营的人。所以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人才成为能否抢夺未来的关键。”刘志超分析说。
“意外”进入汽车业的莫越笛对此深有感触。
2013年的夏天,还在上学的莫越笛提前拿到了东风日产的offer。
“那个夏天,我连写了6篇文章,内容分别是实习心得、我的汽车梦。当时我就认定了,这里是我人生的新起点。”谈起这段特殊的求职经历时,莫越笛仍然津津乐道。
2014年入职东风日产后,莫越笛的第一份工作是项目管理。出乎他意料的是,接下来4年,公司安排他参与负责了3款全新车型的开发工作。
回忆起第一次接过“重担”的画面,莫越笛直言自己仍然印象深刻。
西玛车型开发初期,莫越笛主导了GQLT全球品质监察活动。在襄阳工厂,当他组织50名质保专家进行早期挖掘课题时,与会的日本专家纷纷感慨说:“中国年轻工程师真了不起,后生可畏。”
“公司能将这样的‘大项目’交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种难得的信任。”如今,回想起那段特殊的工作经历时,莫越笛感慨万千。
在他看来,正是敢于给年轻人机会和舞台的人才培养方式,才成就了如今东风日产“面对大事勇于承担、敢于挑大梁”的企业文化。
后来,莫越笛加入了东风日产新成立的先进技术研究室。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专搞黑科技”的科室。
在这里,莫越笛和同事们第一次提出了“座舱级开发”,并开发了概念舱、行政舱、智能舱等3大座舱,里面搭载了10项行业首创的技术和19项东风首创的技术,还孵化了21项专利和20份开发基准。
“去年,股东双方领导来参观了这个项目,他们也被概念舱里面琳琅满目的新技术和AI智能的体验给惊艳到了。日产集团的领导表示,希望能将其快速导入到量产中。”莫越笛说,那一刻,感觉自己成了前瞻技术的“建筑师”。
如今,在负责先行开发同时,莫越笛操持着东风日产创新工作室的运营工作。刚接手时,莫越笛和其他年轻同事发现,在原有的工作流程下,很多很好的创新提案却容易被驳回。
于是,他们接手工作室后,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修订3个创新流程。公司接受了这些“后浪”们的建议。两年来,创新工作室孵化了77项创新项目,每年都同比增长50%以上,产出了14项专利和论文,预计可创造1850万元的效益。
“东风日产给了我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舞台,而如今,褪去青涩的我,也希望能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舞台。”莫越笛向记者坦言,7年的工作生涯,让他明白了“成就别人最终才能成就自己”的道理。
“人财两得”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
事实上,“培养人才”“注重人才”早已在东风日产内部蔚然成风。成立于2016年的东风日产大学就是被业内人士视为“人才航母”的标志。
据罗宇亮介绍,东风日产大学的培训对象涵盖了管理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员乃至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经销商,每名员工都可以到此学习。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大学每年基于组织发展的认证体系等培训模块的培训达28万余人次,人均学时69小时。截至目前,从东风日产大学已经走出了1137名讲师(均为兼职讲师)、310名高级讲师和17名特级讲师。
“早在2010年,东风日产就提出以人才为驱动力的‘人财战略’,希望通过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优势竞争力,同时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生态,打造出高效的‘人财’团队。”罗宇亮说。
更重要的是,基于企业教育学习平台的定位,东风日产还在培养青年讲师和挖掘新一代年轻人才中发挥着自身优势。从2010年开始,东风日产每年通过全国招聘,邀请150多名大学生到公司总部进行为期两周的夏令营实习体验。莫越笛便是从这个“人才孵化器”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我清晰记得,7年前,在暑期实习总结会上,公司领导说,‘我们的使命是振兴中国汽车’。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汽车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一份我热爱的事业。”莫越笛笃定地说,在全社会重视人才的氛围中,自己愈发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希望梦想实现的那一天,我可以很骄傲地对自己说,我们这一代中国汽车人没有辜负青春。”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让青年大学生和行业后备军展示能力和创意的舞台越来越多。它们大多以产、学、研一体化的视角,为那些有志于投身汽车业的莘莘学子打开了一扇门,也为汽车业自身的发展输送着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