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安徽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乡洪水灾民安置点,该乡团委书记王亮正带着孩子们玩拍球游戏。远处,同马大堤下的江水暂时平静,但很难想象,就在5天前,29岁的王亮亲身参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转移”。
受连续强降雨和中上游来水影响,宿松县防汛形势严峻,该县永天圩是一个万亩大圩,涉及该县汇口、洲头两个乡镇,常住人口近2000人。连日来,江水不断上涨,如果不主动分洪,永天圩随时可能“告破”,会直接影响背后同马大堤和宿松县城的安全。
7月10日晚,宿松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命令,要求在11日下午6点前,将圩内居住人员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当晚10点,王亮接到乡里紧急通知,乡、村干部全部赶到位于圩内的泗洲村。在村部,所有人都接到一个任务:哪些村民在家,有没有亲戚可以投靠,今晚必须摸排清楚!
针对泗州村13个村民组,干部分成13个摸排小队,由村干部或村民组组长带队,再加上30名紧急集结的青年志愿者,每队有3至4人。王亮则被安排摸排第11村民组的70户村民。
当时下大雨,所有人撑着伞、打着手电筒,疾步往群众家中走。王亮回忆,“圩堤底下有几排民房,还有很多村民住在圩顶,路很难走,非常湿滑,坡度约有60度。”
爬到圩顶,几户人家的房屋间有小道相连,但想要到达更多村民家,还要先走下圩堤,再重新绕上来。
忙到11日凌晨1点多,王亮等人来到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家门前,一连使劲喊了近10分钟,老人家才听到声音起身开门。经过询问得知,她的女儿和女婿在宿松县城,志愿者拨通了老人女婿的电话,请他在天亮前把老人接走。
“后来,我们返回看了3次,直到确认她女婿已经到来才放心。”王亮说。
同一时间,洲头乡党委委员周美平被分去泗州村第9村民组摸排。她介绍,9组组长王胜利是个70多岁的退伍军人,连日来,一直参与防汛抢险,已经两天没有睡觉,“当晚,王组长带头敲门喊话,声音洪亮,很有精神,这也感染、激励着我们,要加紧干,不能懈怠”。
一位村民开门后,表示很不理解,不停地念叨:“你们怎么起来这么早?我东西这么多怎么搬,我还养了鸡鸭鹅,动起来太麻烦了!”
“命重要,东西丢了没事,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我们帮你搬,别着急!”王胜利耐心等村民说完,带着周美平等人一起劝说,终于说动了那位村民。
“凌晨3点,我从一户人家窗子伸头看了一下,江水离圩堤顶部只有大约20公分了。”周美平回忆。
等干部们摸排完每一户的情况,已是凌晨3点多。天蒙蒙亮时,宿松县从县直单位抽调39人,并调度10辆中巴车赶来支援,派出所民警也加入战斗。
生力军加入,正式的转移战斗也打响了!13个小组挨家挨户帮忙搬东西,将百姓送到十几公里外的安置点。
“有些村民家的木门一旦被水泡就会损坏,我们就迅速把门卸下来,往楼上背。老百姓对家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舍不得放弃,还有志愿者帮村民扛走了家里所有柴火。”王亮说。
有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子和孙女生活,不愿意搬,还在家里不慌不忙地洗衣服。她觉得,“自己见多了洪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做了半天工作,做不通。”王亮回忆,干部、志愿者、民警轮番上前,终于说动了她,众人赶紧将她家的电动车架到三轮车上,一直将她和两个小孩送到安置点。
转移过程中,志愿者还要帮村民拆空调、搬冰箱、抬电动车,保住一切贵重物品。有一户村民,洗衣机里的脏水还没来得及排放,志愿者就将洗衣机扛在肩上,结果脏水洒了一身,志愿者没有丝毫停顿,直接就往楼上走。
“没一个人敢浪费时间,现场情况实在太紧急了。”王亮回忆,到了最后,还剩两个超市的货物没搬完。王亮等人用肩膀和双手,把超市里的货物和所有货架搬到三楼,将近8个小时才搬完。
7月11日下午3点多,这支由县、乡、村各级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应急突击队,成功转移泗洲村在家的407户、905名村民。这离接到紧急通知,仅过了17小时。
“每户人家,我们都至少跑6个来回,时不时观察转移进度,还要统计村民还有什么困难,挨家挨户解决。忙起来,衣服全湿,根本感觉不到累。”王亮回忆,等真正歇下来,才觉得两只脚已经全部发麻,嗓子也发了炎,手都没法握拳。
“摸排名单、统计数据、上门劝导、确认信息、转移群众,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不能出一点错。”在周美平看来,这场战斗的胜利,离不开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斗,也多亏了一群年轻人冲锋奉献。
本报安庆宿松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