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8/06
05:24

网络牵线小康路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6月11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通往扶贫矿泉水厂的马路边装上了路灯和红色的宣传标语。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仅用3年就完成了脱贫摘帽。

  6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家还原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长沙市井风貌的“网红”餐厅超级文和友店内,正在拍照“打卡”的年轻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借助“网红”标签获得了新的关注和机遇。

  6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超级文和友餐厅内,年轻的消费者们正品尝本地原创品牌奶茶、体验亲手吊小龙虾。

  6月15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27岁的技术员田坤(左一)和小龙虾养殖户站在荷塘边。他从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用专业技术帮助这里的养殖户产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龙虾。

  6月12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龙尾巴居委会,32岁的返乡创业青年李平在自己经营的民宿内接受记者采访。这家民宿已通过网络吸引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旅客。

  6月14日晚,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商圈,25岁的益阳姑娘吴亚萍(中)正在销售“网红”特产辣条。她有一份全职工作,每天下班后出来摆夜摊。在夜间消费旺盛的长沙,她周末里一天能有几百元收入。

  6月15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白果园社区附近,58岁的“美姐姐”李美红(左二)在街头义务清理垃圾。她是土生土长的“老长沙”,目睹过去道路坑洼、雨天积水的老街变身文化街区,也愿意为社区出份力。

  6月11日,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芙蓉镇景区内,头戴发光发箍的年轻人在瀑布前自拍。

  6月11日,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芙蓉镇景区,在瀑布边经营商铺和民宿已两年的黄老板一家播放着音乐招揽顾客。受疫情影响,本是旺季的夏天生意不如往年,但他仍对这个已成“网红”的小镇有信心。

  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直播带货……6月11日,听到24岁苗族姑娘施林娇的自我介绍,前来采访的记者们都想知道,在曾经的贫困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她这样的年轻人怎样把事业带回家乡?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当时,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到了2016年,全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退出贫困村行列。据介绍,2019年,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4668元。

  如今村里随处可见翻新、扩建的吊脚楼,村民在自家办起农家乐,村里也有了村史馆、银行网点和礼堂。通往扶贫矿泉水厂的马路边装上了路灯和大红色的立体宣传标语,以“感党恩”开头,“奔小康”结尾。这些变化都被施林娇等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年轻村民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名字里带着“十八洞”字样的短视频和直播账号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粉丝,“围着火塘吃腊肉”的苗家日常生活也能收获几万次“点赞”。这些流量把村里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也把每年60万人次的游客吸引到这里。

  32岁的返乡创业青年李平也尝试通过网络改变家乡的面貌和自己的生活。他的老家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龙尾巴居委会紧邻张家界风景区,曾经吃过山多地少、交通闭塞的亏。

  4年前,李平从工作多年的广州回到村里,把老房改建成高端民宿,在群山环绕之中建起“网红款”无边泳池和全景落地窗,他还反复研究怎么把民宿舒适现代的装修和窗外的家乡山水一起纳入取景框,通过将图片发在多个国际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上,无需语言就能传达龙尾巴的独特魅力,民宿网页上大多是英语、西班牙语等外国住客的评论和照片打卡。

  现在,这家客房均价超千元的民宿深受海内外游客欢迎,2019年纯收入达200万元,还吸引了其他年轻人返乡加入经营,在老家扎下根来。这类民宿在当地直接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8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业。

  同样借助“网红”标签获得新生的还有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芙蓉镇。芙蓉镇原名王村,1986年因电影《芙蓉镇》闻名后改名。当地政府投资10多亿元,在这里打造了容纳上千商户的景区,解决千余人就业问题。同名电影诞生30多年后,大多95、00后游客没看过电影里的女主角如何卖米豆腐,却通过短视频刷到了这里的瀑布和土王桥,许多商铺也在店名前挂上了“抖音”“网红”等前缀揽客,古镇的魅力正在新平台上收获新观众。

  被“网红”改变的不止乡村。58岁的长沙市民李美红在白果园社区附近住了一辈子,街坊习惯用方言叫她“美姐姐”。白果园社区历史底蕴深厚,拥有《湘江评论》印刷处、程潜公馆等历史文化资源,但此前人居环境老旧杂乱,下雨时遍地污水,头顶上电线和排气管道交错。

  近几年,在保留城市记忆与风格的前提下,经过一系列对居住环境的改造,如今历史景点和创意商铺与周边居民的生活空间共存,咖啡馆、书店开到了老居民区里。这里的老街和坡子街、太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一起登上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清单,也带着老长沙的烟火味儿进入了长沙正不断扩展的“夜经济”版图。生活环境变好了,“美姐姐”和老街坊们就一起义务上街捡垃圾、喊着方言维持秩序,热情活泼的“老长沙”也是游客眼中的一景。

  在“夜经济”繁荣的长沙街头,日客流人次曾过万的超级文和友餐厅成了新景点,去年完成升级的7层店铺仿佛一个主题公园,门口总有打扮时尚的青年排队等候入场。在这里,被各地消费者“刷”上社交网络的不仅是小龙虾等长沙美食,还有还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长沙市井风貌的内部景观,通过将集体记忆与青年潮流有机结合,这里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几十公里外的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养殖户正按照企业技术员的要求精心培育符合要求的小龙虾,等候着把虾送上城里的“网红”餐桌。这里养殖的“荷花虾”已拥有自己的品牌,2019年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乔口镇80多户贫困户脱贫。省里选派的90后副镇长蒋妙龄坐在新搭建的直播间里,和村干部们计划着近期开始通过网络直播,为包括小龙虾在内的当地农产品“带货”。对小康生活的期待,正通过网络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陈剑 孔斯琪    流程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