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8/27
05:20

“钢刀连”里炼“钢刀”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马艺训 来源:中国青年报

  “帐篷荣誉室”里,挂着230多面锦旗。

  高举”钢刀连“队旗,高唱“钢刀连”队歌。

  反恐演练中,一中队官兵冒着炮火快速突击。

  一中队官兵开展夜间反恐演练。本文图片均由王文涛/摄

  盛夏8月,高温炙烤着滇西大地,阳光将土地晒得发烫。西南边陲的一处野外驻训营区里,喊杀声不断,正在训练的武警云南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机动一中队官兵们手握钢枪、目光如炬,用力将手中的自动步枪刺出。

  40多年前,这支队伍的先辈们参加重大作战任务,在枪林弹雨中打出“钢刀连”的荣誉称号。在一茬茬官兵心中,“钢刀连的兵”是他们身上最值得骄傲的标签。

  如今,年轻一代官兵驻守在西南边境,续写着中队新的历史,这些90后、00后官兵牢记“钢刀在握,坚不可摧;钢刀出鞘,锐不可当”的队训,枕戈待旦,忠诚守护着祖国西南边陲安宁。

  传承荣誉

  指导员戴东杰上任时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几箱“沉甸甸的荣誉”。去年3月,戴东杰前来报到,中队长王学海郑重地交给他几个箱子。“这是我们中队的‘传家宝’,一定要整理好。”王学海叮嘱他。

  箱子很大、很沉,戴东杰好奇地打开它,“一瞬间被震撼了”。

  “全是锦旗和奖牌,从抗战时期一直到今天的,叠放在一起多到数不清,感觉灵魂受到了洗礼。”不久后,一中队执行野外驻训任务,戴东杰来到驻训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营区大门口建起一所“帐篷荣誉室”。

  237面锦旗、奖牌铺展开来,陈列在充满硝烟味儿的野营帐篷里,记录着这支从1937年抗战烽火中诞生的英雄部队的光荣历史:先后参加过139次战役战斗,走出了6位将军、210多名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先后荣立集体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2次……

  最让中队官兵感到自豪的,是帐篷正中悬挂的“钢刀连”战旗。

  1979年2月,重大作战任务中,一中队的前身一连奉命主攻31号高地。顶着敌人的猛烈炮火,一连官兵不惧生死,前仆后继,以歼敌百余人、缴获武器数百件的战绩取得胜利,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

  班长钟盛国经常温习那段历史,在他看来,那面颜色斑驳的战旗所承载的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力量”。“是荣誉也是压力,一代代传承下来,谁都不能给它抹黑。”

  “你和别人说是‘钢刀连’的兵,别人第一反应就会觉得你厉害。”钟盛国笑着解释说,“所以你必须真的很厉害。”

  2015年7月,钟盛国代表中队参加上级比武。那阵子,他每天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几乎都在训练,一心要为中队拿个冠军。但进行到400米障碍跑项目时,钟盛国还没上场,就有别组选手跑出了他平时的最好成绩。

  还能超过吗?钟盛国不知道,他感到紧张,手微微发抖,拿下第一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强烈。发令枪响了,他“飞似的”冲出去,眼里只有前方的跑道。

  最终,钟盛国以1分36秒88的好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的纪录。领奖时,他穿着平时训练磨破的衣服就登上了领奖台,首长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大声地回答:“钢刀连!”

  后来,那件磨破的作训服和奖牌一起被收进中队荣誉室,摆在战旗不远处。不少新战士来参观,听了他的故事深受触动,日常也开始自觉加练。

  上等兵龙康华今年服役期满没想好是否要退役,纠结的时候,他来到荣誉室参观了一圈,看着一排排金灿灿的奖章,感觉自己还没给中队作出多少贡献,于是下定决心留下来转士官,“为今年中队争标兵再尽一分力。”

  锤炼尖刀

  “新兵”许杰龙来到中队时,本应做个排长,却挂上了列兵衔。

  去年,许杰龙从军校毕业,下连来到一中队。按照规定,他本可以直接担任排长,但第一次跑5公里武装越野时,许杰龙因身体素质一般,跑了最后一名。

  “这个成绩,只能挂新兵衔,从头练起吧。”许杰龙戴上了红色的一道拐。这是一中队“特有的规定”,所有人刚到中队都是新兵衔,考核成绩优秀了、得到大家认可了才能换衔。

  “决不能再拖中队后腿!”许杰龙咬着牙暗自发誓。他开始强化体能训练,不到一个月就瘦了十几公斤。

  最难忘的一次,夜里已过熄灯时间,有人看到许杰龙还在操场上加练,就大喊“太晚了,回去休息吧”。许杰龙在黑暗中挥手比划,跑道边的班长帮他大声喊回去说:“排长说他还有两圈!”

  付出总算有了回报,25天后,许杰龙的成绩提升到了全中队“上游”,终于成了一名班长。换衔时战友们纷纷鼓掌,他激动得直流泪。

  “以前是‘60分万岁’,现在学会了拼搏。只要能争先,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许杰龙说。

  在一中队,“比起床号起得早,比熄灯号睡得晚”是常有的事。每天早上5点半,训练场上总能看到自发早起的官兵们加练跑步。每周六,中队官兵默认要先跑一个5公里,跑完再休息。

  “机动中队要随时保持‘冲得上’的状态,基础体能必须过关。”中队长王学海解释说,“想要出类拔萃,付出更要比别人多。”

  2017年,支队组织比武,当时一中队官兵奉命在深圳海关执勤,每天都要三班倒。为了不落下训练进度,官兵们利用执勤之外的时间开展训练。

  海关条件有限,训练器材不足,官兵们就把木头削成手榴弹的形状,用硬纸板做枪。后来的考核中,中队拿下5个课目的金牌,在支队所有中队中排名第一。

  改革调整以前,一中队本是武警部队的一支装甲车连,任务专业性很强,训练也以装甲车的驾驶操纵为主。2018年,中队改为机动分队,任务变了所有训练又成了“零基础”。

  老班长张城伟记得那段日子,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为了尽快调整适应,中队组织骨干学习大纲与教材,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开小灶”,加紧培养专业教员。紧锣密鼓的训练很苦、很累,但没人抱怨。

  “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被别的分队甩下,要争做标兵。”张城伟说,“在钢刀连当兵就是这样,那种只争第一的精神会支撑着你,让你本能地想要更加优秀。”

  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转隶后不久,一次上级组织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前,几名战士训练中受了伤,但为了不影响中队总成绩,纷纷坚持带伤上阵。

  考核途中,有人体力不支,渐渐被其他中队战士赶超。但当最先抵达终点的战友在跑道尽头挥舞起连旗时,中队官兵看到“钢刀连”的旗帜,个个高喊着全力往前狂奔。那一回,他们又一次拿下了第一。

  “你在钢刀连,你就要做一把尖刀,这没得商量。”张城伟说。

  戍边卫国

  “传承钢刀精神,争当戍边钢刀!”每天,这样的宣誓声都会在“钢刀连”野外驻训营区响起。原指导员郭昊坤这把“钢刀”,在缉毒任务中首次“出鞘试刃”。

  2012年,郭昊坤带领中队的18名官兵赴西南边陲,配合当地公安局开展“公安武警联合综治行动”。一天深夜,郭昊坤本已上床休息,突然接到公安局来电,通知一名毒贩逃到了附近村子里。

  郭昊坤立刻起床,叫醒5名战友迅速赶到事发地。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摸黑前进,官兵们潜伏到毒贩家窗台下时,透过窗户郭昊坤看到毒贩毒瘾犯了,正在挥舞着一把水果刀乱砍。

  担心毒贩家人受伤,没有丝毫犹豫,郭昊坤直接踹开门冲了进去。他用警棍狠狠打掉毒贩手中的水果刀,干脆利落地将毒贩摁倒在地。

  “说没有后怕是不可能的,毒贩毒瘾上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郭昊坤至今心有余悸,“但当时哪想这么多?任务第一,顾不得自己了。”

  驻扎在西南边陲,一中队守护着祖国的边境口岸。边防线上情况复杂,去年,接到命令,中队随即从蒙自营区转战边境,面对复杂情况寸步不让,一守就是400多天。

  除了生死,中队官兵也会面临金钱的考验。2016年至2017年,一中队奉命赴深圳皇岗口岸担负执勤任务。班长卢学良上洗手间期间,两名水客(意为走私犯)尾随在后。被发现后,他们从兜里偷偷摸摸掏出一张银行卡,塞到卢学良手里。

  “兄弟,我知道你是当兵的。我们这里有一批货,你每天放行,我给你往卡里打钱。”

  “不可能!”卢学良立刻拒绝,一把将卡推回去。他皱着眉厉声警告,“赶紧走,不然把你们交送海关。”两名水客灰溜溜逃跑了。

  几乎每名执行任务的官兵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银行卡、手表、手机等没有一样东西能让官兵们动心。水客腐蚀不了官兵们,难免恼羞成怒。有一次,时任中队长罗沅拒绝了一名水客塞来的红包。眼看着要被查出问题,水客登时红了眼,掏出匕首恶狠狠地威胁执勤官兵,他们当即疏散人群,形成包围圈。罗沅挺身上前,徒手击倒水客,将其一招制服。

  守护平安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别人眼里看似浪漫,对一中队官兵来说,却只有一个解读:任务十万火急。

  2014年,香格拉里发生泥石流灾害,一中队奉命紧急驰援。卢学良记得,接到任务时是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日常训练正进行到打靶一项,但实弹射击还没开始突然被紧急叫停。

  “尽快收拾东西,马上集合!”20分钟后,官兵们就坐上了开往香格里拉的卡车。

  抵达灾区前,卢学良想象过很多种场景,但亲眼所见仍然让他震惊。山洪吞没了村庄,房屋被冲垮,“一些受灾群众惊魂未定、瑟瑟发抖”。

  卢学良和战友们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中,村民们的财物被埋在泥沙里,他们就徒手刨。扛沙袋时又开始下雨,沙子漏出来,把官兵们背上都磨破了。

  中队官兵连续奋战八天八夜,终于把受灾群众的物资安全转移,任务完成时,卢学良累得瘫倒在河堤上。

  今年4月春耕期间,受疫情影响,一中队驻训营区附近村里很多年轻人在外务工,无法赶回来。得知一位老大爷家的甘蔗地无人耕种,官兵们自发组织起“种地小队”,利用周末时间,帮大爷种完了甘蔗。

  “看到乡亲们的笑脸,就觉得自己做的事特别有意义。”入伍两年后,00后战士龙康华对“军人”两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被晒得黝黑的“钢刀连”战士摸着自己的肩章说,“我们的钢刀不止是向敌人出鞘,更要守护一方平安幸福。”

【责任编辑:赵飞鹏】

最早的“中国”在这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20 17:05:01

“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券”发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20 17:03:34

神仙可能不坐电梯,但国漫的故事要好好继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20 17:01:33

科尔沁版画:刻在木板上的传承

新华网2020-08-14 20:27:27

老字号走心的跨界

中国青年报2020-08-10 12:51:18

一个王朝的序幕

中国青年报2020-08-11 08:49:53

谁都可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中国青年报2020-08-07 11:53:31

身处不确定状态 你如何管理时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07 11:49:57

彭楚粤:广州,潮起珠江 得闲饮茶 | 我和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08-05 1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