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新闻
2020
09/24
04:42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

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每次拼尽全力都因生命至上

作者:郑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1月25日第一位专家抵达,到4月7日最后一批医疗队撤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武汉抗疫一线坚守了74天。

  疫情期间,华西医院派出了历史上应对同一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大规模医疗队,一共5批次,总人数175人。

  在武汉期间,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接管了7个危重症病区,负责259张危重症患者床位,共收治667名新冠肺炎患者,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团队参与救治的重症患者死亡率远低于武汉全市的重症患者死亡率。

  在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4位专家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两位专家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高铁为他多开了200公里

  今年正月初一,天刚蒙蒙亮,感控专家、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党支部书记乔甫便拖着行李走出了家门。受国家卫健委指派,他要乘坐当天早晨7时30分从成都开往荆州的动车,参加武汉一线的抗疫工作。

  当天湖北方向较早的动车只有这一趟,为了尽快把乔甫送到武汉,动车在抵达荆门后,又朝前开了200公里。这段路程,乔甫是列车上唯一的乘客。

  “如果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务人员就是战士。如果战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措施不到位,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感控人员要解决的问题。”乔甫这样解释自己的紧急任务。

  到达武汉后,乔甫先是进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协助医院优化感控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感控指导和培训。

  随着中南医院先后接管了东西湖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乔甫的工作延伸到了更大的范围。“在雷神山医院,我们面对两个重症医学科病区、3个亚重症病区及27个普通病区、1500张床位,既要设计感控流程,还要对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做感控培训。而整个院感组,只有6个人。”

  雷神山医院运行的67天时间里,乔甫和院感组共开展感控培训210多次,培训人员4000多人次,雷神山医院一线工作人员实现了“零感染”。

  在武汉工作了整整74天的乔甫不是唯一的逆行者。就在他出发的当晚,华西医院第1支援鄂医疗队20名医务人员到达紧邻疫情暴发地华南海鲜市场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增援;2月2日,华西医院派出第2支援鄂医疗队;2月7日,总人数达131人的华西医院第3支援鄂医疗队从成都出发……

  救治成功给人们带来信心

  2月7日,华西医院派出的第3支医疗队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后,接下了艰巨的任务——整建制接管两个重症病区,共计80张床位。

  当时,80张床位已入住77名重症病人。按照1名重症病人平均配置0.8名医生、3名护士的需求,这支131人的团队力量尚缺2/3。

  怎么办?第3批医疗队领队、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提出,集中力量攻坚,找出真正有死亡风险的病人,进行重点治疗。

  医疗队把病区细分为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收治危重病人,黄区收治可能从重症转向危重症的病人,绿区收治症状相对较轻的病人,有针对性地分配救治力量。

  “在绿区,几名护理人员就能照顾到所有患者的需求。”康焰说,集中力量救治红区病人,把红区的死亡率降下来,整体的病亡率就下来了。

  医疗队阶段性的救治效果经《中国青年报》报道后,给人们注入了信心。一位网友评论说:“我们会迎来最终的胜利,就在眼前了。”

  救治细节体现专业性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对抗疫期间病人的干预和治疗,达到华西医院日常工作的水准。”康焰说。

  这是华西医院医疗队的工作惯例。前线医疗队与医院本部保持常态化联系,通过远程会诊,武汉的患者接受了与华西医院本部同等水平的治疗。

  “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以及多学科商讨,我们可以对病例进行全方位了解与讨论,优化治疗方案,同时总结经验。这对提高救治效果有很大的好处,对后方医院也有借鉴价值。”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说。

  3月1日,黄冈市黄州总医院紧急安装好CT设备,但操作人员短缺,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次日,华西医院利用5G技术,为黄州总医院100多例患者进行了远程CT检查。这是全国首个跨省5G+远程CT系统进行新冠肺炎病情诊疗的案例。

  专业性体现在一线救治的每一个细节。1月25日是大年初一,这天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罗凤鸣率华西医院首支医疗队进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首先就面临着氧压过低、氧量不足的难题。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没有中心供氧站,日常运转只能满足100多个病人的吸氧需求。整体改造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后,原有的供氧系统已无法满足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需求。

  在有限的条件下,罗凤鸣创造性地提出了“传统高流量+面罩钢瓶供氧”或“无创呼吸机+鼻导管钢瓶供氧”的方案,提升了患者的吸氧量。

  随后,在医疗队专家组的建议下,院方经过9天的改造,紧急安装了两个大型液态氧储气罐,满足了该院全部病区的吸氧需求。

  撤离武汉前,华西医院护士刘瑶应一位患者的请求,在其白色外套上“签名”。那件外套上已写满医务人员的名字。“我要将衣服消毒后永久保存。”那位康复患者说,“看不见白衣天使的脸,就以签名留作永久的感恩和纪念吧。”

【责任编辑:李立红 惠滢 郝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