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眼中的多彩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俞希 梅从政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10-21 03版)
青年眼中的中国,是一幅幅生动鲜活、色彩斑斓的画卷,是科技与传统的交响,是城市与乡村的共鸣,是梦想与实践的碰撞。青年大学生用镜头,用笔触,用心灵,记录属于自己的色彩,共同绘制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
红色文化——唱响时代强音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当天,中国人民大学192名师生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伴着嘹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杪莹脑海中浮现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场景,人大师生在“众志成城”群众游行方阵中喊出“祖国万岁”的时代强音。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75载岁月里,共和国的历史中,都闪耀着人大人的身影。
1950年国庆节前夕,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校友王莘出差来到北京。一年前开国大典上,他在游行队伍中与大家一起欢庆,“我一定要写一首歌颂祖国的歌”。不久,一曲气势雄壮、热情豪放的新歌《歌唱祖国》诞生了。这首凝聚着爱国之情、爱党之心和民族之魂的时代金曲很快传遍神州大地,成为亿万人民久唱不衰的音乐经典。
时代在召唤,历史同回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临沂大学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用音乐和歌声为祖国母亲送上诚挚祝福。
10月1日,192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在天安门广场见证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献上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最诚挚的祝福。中国人民大学供图
9月27日,临沂大学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临沂大学合唱团现场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临沂大学 于佳禾/摄
绿色发展——擦亮青春底色
每个炽热的暑假,青春的脚步都未曾停歇。
北京林业大学2024年“植绿报国”暑期社会实践中,500余支团队、6000余名学子,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奔赴祖国各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也在全国各地完成了“寻访美丽中国”专项行动,撰写感想100余份,完成调研报告50余份。
在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中,他们积极响应低碳政策的号召,利用专业优势,建功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守护绿水青山;低碳行动,共筑绿色家园。他们追寻总书记的步伐,前往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目睹中国生态治理的缩影,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他们深入腾格里沙漠,了解治沙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刻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北京科技大学澧泉科技之青陇社会调查实践团前往甘肃省民勤县开展社会实践,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腾格里沙漠仲麟治沙基地为梭梭树浇水后的合影。北京科技大学供图
北京林业大学师生参与“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服务首都乡村振兴”首都高校“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田间除草等农事工作,了解千亩梯田的建设历程及种植情况。北京林业大学 刘馨雨/摄
蓝色科创——行远“东方红”
中国海洋大学凭海而立、因海而兴,百年来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东方红”系列科学考察实习船是中国海洋大学浩海求索的“利器”,谋海济国的“重器”,在学校发展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
自2020年起,中国海洋大学每年都会在“东方红”科考船上开设为期两天一夜的“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选课,并面向全校和其他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师生开放共享。如今,“东方红3”科考船已成为一堂生动的“流动思政课”。
今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公共选修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在“东方红3”科考船上继续开讲,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1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10余名师生,以及30余名中学生参与海上普适性实训及研学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科考船在南海开展综合海洋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供图
金色产业——秋收好“丰”景
9月21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组织企业、师生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举办了一场以“庆丰收 观新种 促发展”为主题的水稻新品种观摩盛会,迎接9月22日中国第七个农民丰收节。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吴俊表示,现代产业学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强与校地企等多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装得更满。
湖南农业大学组织师生参加“庆丰收 观新种 促发展”水稻新品种观摩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与农大师生走进田间查看水稻长势。湖南农业大学 张倬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