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观众被主旋律剧强势圈粉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实习生 张光玉
统筹/林艳 张彬
年轻人爱追的,不是穿越剧、偶像剧,就是韩剧、日剧、美剧……如果你这么想,那说明你已经“不年轻了”。
近年来,《觉醒年代》《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山花烂漫时》等优质影视作品接连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这些“主旋律剧”凭借优质的内容和创作班底,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粉丝。
这届年轻人,爱追“主旋律剧”。
看韩剧的女孩爱上国产“主旋律剧”
正在东北师范大学读研三的女生星星发现,自己最近有了一个重大转变:开始喜欢看主旋律影视剧了!
以前,星星喜欢恋爱题材的偶像剧,尤其是那些满眼帅哥美女的韩剧。追韩剧最猛的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要看好几个小时,但现在,国产主旋律影视剧占据了她心目中第一的位置,但凡有点追剧的时间,她的首选肯定是追“主旋律剧”。
“原来我对主旋律剧有一点点刻板印象,不过后来我的心态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星星说,她最近接连看了几部主旋律影片,“这类影视剧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东西。”
出现这样的转变,星星本以为是自己有了独特“口味”,但后来她发现,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也和自己一样。
互联网上的统计数据显示,“年轻人喜欢主旋律影片”相关的微博话题#年轻人知道什么是好剧#阅读量已经超过3550万;另一微博话题#觉醒年代是否能觉醒历史教育#的阅读量更是达到3亿。
在靠二次元文化打出品牌的b站上,不仅《觉醒年代》《山海情》《长津湖》《大山的女儿》等新作品备受追捧,一些主旋律老剧也成了热点。
b站up主“1900影剧室”此前解说的《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1990年上映的老片子,但其解说视频的播放量达到748万,用户发布弹幕超过4.8万条。
而在某个聚集了大量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类社交平台上,前段时间热播的主旋律剧《山花烂漫时》的相关笔记有4万+篇,搜索该剧后出现的评论,也一水都是赞美之词或强势安利:
“不夸张,好过市面上99%的言情剧。”
“强推《山花烂漫时》!这部剧看完好几天了,一直心潮澎湃,有时还会无意识哼唱《红梅赞》。”
“七年,读书的意义在女高人身上具象化了。”
……
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阿光说,在宿舍里四个人有三个人曾经同时追《山花烂漫时》,“我们几个一边看一边哭。看的那几天每天都在哭,很为剧里面展现出的女性力量感动。”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不少网友都发帖分享了类似经历。
《山花烂漫时》是以“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故事为原型,聚焦于女高教师、学生永不服输、抗争命运故事的教育、女性题材剧。
该剧从刚开播时的“名不见经传”,凭借质量优良获得无数观众喜爱,引发了大批观众自发观看和推荐。此外,该剧集还在腾讯视频平台实现了现实剧榜、热搜榜、电视剧期待榜三榜登顶的佳绩;同时,抖音总播放量也破21亿,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5分。
与其同期上映的国庆档电影《志愿军2:存亡之战》月票房也达到了11.15亿元,居全国电影票房榜首,比第二名《浴火之战》和第三名《749局》票房的总和还要多。而几乎同期上映的美国电影《变形金刚·起源》七天内也仅斩获了6850万元的票房。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数据的贡献者大多是被看作与这类题材“格格不入”的年轻人。2023年,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发布的《我国主旋律视听作品生态报告(2020-2022)》显示,青年是主旋律视听作品的重要受众。94.88%的青年人接触过主旋律视听作品,具体观赏类型以电影和电视剧为主,扫黑涉案、建党历程、革命战争是青年喜爱的主旋律题材。可以说,年轻人正在成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主要观看者。
他们与“主旋律剧”是这样邂逅的
曾经被视为“中老年特供”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是如何“破圈”杀入青年人心里的呢?这与近年来优秀的“主旋律剧”大量涌现有很大关系。
阿光记得,她小时候喜欢的影片也大多为日韩的偶像剧,后来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她觉得并不是自己主动去找主旋律的作品来看,而是几乎每个节假日的电影院档期都会有这类影片可以选择。
阿光说,她实习时候和部门的几位80后同事聊天发现,后者小时候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多半是《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而主旋律电影则多是学校组织去看的,比如《离开雷锋的日子》。
在阿光看来,相比80后所处的那个美国大片、港台影片集中涌入中国市场的时代,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于更多元化的文娱环境中,从小能接触到更多类型的影视作品,让他们对美国大片以及日韩剧集“祛魅”的同时,也对国内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少了许多偏见,他们能够更平等地去关注各种类型的影视剧。
近年来,《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出台,都为新时代主旋律电视剧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
与此同时,主旋律影视作品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和支持,如2023年3月,《勇士连》《特级英雄黄继光》等六部优秀主流价值网络电影首次登陆卫视黄金档。
内容更多样也更接地气、审美更多元的主旋律影视作品逐渐与年轻人的喜好达到了同频共振。
星星对主旋律剧改观的转折点出现在一场考试前。她的室友在考研期间为了更多地了解时事政治,观看了扶贫题材剧集《山海情》并推荐给了星星。当时,星星周围的很多人也都在追这部剧,于是在他们共同的“安利”下,星星也尝试接触这部剧,没想到一下就被吸引了,一发不可收拾。
郑州大学的大三学生小k与主旋律作品结缘与高考有关。《觉醒年代》是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片,当年她正好高三,抱着“看剧就相当于温习政治(这门课)”的心理,小k在网上找来视频。不料真正认真看了几集后,她放弃了功利的想法,而是将其当作一部真正值得观看的优质影视作品来欣赏。小k会在各大平台上搜索与该剧相关的影视二创,也会因为喜欢扮演鲁迅的演员,不断搜索该演员的其他作品来观看。
备战高考期间,高中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打起精神学习,让每个人每天可以用电脑点歌在班里播放。轮到小k,她便给同学们放了b站上的《觉醒年代》群像混剪视频。
此外,近年来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提升了主旋律作品的收视率。多年来的票房及收视率情况都显示,电影电视剧的受众中,女生数量多于男生。
星星对女性议题较为关注,相比偶像剧,她更加欣赏《大山的女儿》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
“有个情节是一个女生因为家里穷等原因不想上学,黄文秀没有去说教她,而是找了两个女大学生跟那个女生做朋友,这样在她们相处的过程当中,就能知道她们思想上的一些差距,女生就会主动地想去上学了。”在她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作品,而恋爱偶像剧中的所谓“大女主”,与真正意义的“大女主”还是相差甚远。
高质量的影视作品留住年轻观众
无论是舆论的引导,还是了解政治时事的需求,或是女性意识题材的吸引,这些仅仅能把年轻人拉到屏幕前,而要把他们留下来,让他们认可“主旋律剧”,还是要剧集本身“能打”。
就《山花烂漫时》来说,短短23集内容集纳了华坪女高从无到有,几代学生的成长历程,与某些动辄四五十集的“注水”剧相比,无疑是诚意满满的良心剧。
小k对这部剧非常喜爱,“它不是刻意给你展现华坪女高多么‘苦大仇深’,好像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灰蒙蒙的,没有一点乐趣。虽然师资力量和学生资质都不太好,也没有那么多经费,生活很苦,但剧里展现的都是大家积极向上的力量,还有乐观的态度和坚韧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一种厉害的手法。”
《山花烂漫时》的制片人李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剧本筹备期间,团队多次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拜访张桂梅及她周边的朋友同事,掌握了几十万字的采访资料。
也正是因为对人物原型进行了深入了解,制作方内部一致确定《山花烂漫时》不贩卖苦难和焦虑,而是要做成自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作品。
演员的精湛演技也对好剧的诞生贡献颇大。星星看剧时也从网上了解到,《大山的女儿》主演杨蓉为演好黄文秀这一角色下了不少功夫,尽可能还原了现实中的许多情节,“比如,黄文秀为村民背枇杷树;还有得知父亲患病时,黄文秀选择留下帮群众脱贫……虽然我知道黄文秀很伟大,但没想到细节会那么丰富,演员能呈现到那么真实的程度。”
星星说,她小时候领略过粗糙制作的剧集,不乏“抗战女性是画着全妆的整容脸”“沉重的时代背景为男女主恋爱做铺垫”的设定。由于那些剧集从内容上讲“没有尊重历史客观事实”,又很“千篇一律”,所以星星完全提不起兴趣看。
相反,内容真实、有感染力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则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
网友们总结了优质“主旋律剧”的共同点:拒绝生硬地宣扬主流价值观,通过为观众呈现有喜有悲、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角色形象,让真实的细节打动观众。
问及印象最深刻的主旋律剧集或桥段时,女大学生小飒想起谍战剧《叛逆者》主角林楠笙从国民党转向共产党的过程:林楠笙前期虽然持着“报效党国”的想法,但他更注重的是抗击日本侵略者;其次,林楠笙看多了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败,产生失望心理;再次,好友左丘明为革命英勇就义,林楠笙本人在最彷徨无助时偶然收听到《论持久战》……这一切都推动着林楠笙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小飒觉得这样的转变一点不生硬,非常有可信性。
在精神上给人注入正能量
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还会在精神上给人注入正能量。不少网友发帖表示,在疲惫的工作、学习之余看“主旋律剧”让他们获得了更多力量和能量,这或许也是他们一次次在多元的影视市场中主动选择“主旋律剧”的重要原因。
看主旋律剧多了,星星开玩笑地说自己境界提高了。她说:“‘他们脱贫之前有多么不容易’‘抗战历程有多么艰辛,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其实在遇到困难时,我真的会用这些话激励自己。大学时,我受一些主人公事迹感动,常报名参与一些志愿活动。虽然我的力量弱小,但还是希望能帮助到身边的一些人。”
对小k来说,看过《觉醒年代》之后,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段历史。“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止是一个代号和名字。”比如某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在《觉醒年代》中呈现出了人情味十足的一面,而这部剧也让大家知道,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一个人或一群人要为理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是很难很难的。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发现,很多年轻人在心理上是贴近“主旋律剧”的,并不是天生就对“主旋律”不感兴趣。
《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说过:“不是年轻人不喜欢红色题材,要怪(就怪)我们没写好。”
事实上,年轻人从未远离主旋律。
星星并不同意把“追星”这类娱乐活动与了解历史、传播主流文化的追剧相对立,“可能一些人会把这两种行为对立,觉得你追星、喜欢二次元就会影响现实生活或者革命史实的关注,但其实不是的,我们很多人是这两方面都会兼顾到的。”
“当真正优秀的作品横空出世,以兼具艺术性和接地气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偏见与隔阂就会被打破,并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一位资深剧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