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场馆里沉浸式听红色故事
本报记者 李婷
“陈望道用手一抹嘴,哎呀!一手的墨汁,再低头一瞧,竟然把墨汁当红糖,蘸粽子吃了……”铿锵有力的讲演声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三楼响起,77岁的龚礼用沪语深情讲述《真理的味道》,揭开陈望道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他置身上海近现代史展厅的中国共产党创建板块,其身后的展柜和展板上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及其内容节选。“这个红色故事我在社区讲了七八十场,但在红色场馆里沉浸式讲演是第一次,走‘新’更走‘心’的形式,让红色历史更加生动。”
昨天下午,百名优秀“红色故事传讲人”汇聚上历博,“光荣之城”202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红色故事讲演大赛颁奖展示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以展厅为舞台和背景,设置了6个展示点位,由传讲人在此讲述与展厅内容相呼应的红色故事,勾连出一条声画合一的“红色之路”,引领观众一边看展一边听故事,身临其境走近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体悟血与火共同淬炼的伟大建党精神。
深情回眸,重温红色记忆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红色基因流淌于城市血脉,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作为“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市级重点项目,红色故事讲演大赛特别选定5月27日——上海解放纪念日作为启动日,以市民为主体,面向全市征集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分布广,体现了广大市民对于红色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本次大赛评委范嵘说,红色故事讲演贴近群众,从故事挖掘到故事讲述,参赛者全身心投入,是红色文化赓续传承的生动实践。
记者在展示活动现场看到,为了让红色故事更能打动人、更具亲和力,传讲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龚礼在讲演《真理的味道》时,引入评话表演中的“口技”,模仿风声、敲门声等,让故事呈现更加活灵活现。与此同时,他选择了以上海话讲故事。“沪语接地气,是上海文化的重要载体,观众听了更亲切,对不会讲上海话的人也是语言环境的熏陶。”龚礼笑言。
“她用生命谱写的壮丽革命诗篇,至今读来依然荡气回肠。”被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事迹打动,李明慧、邵培瑾以“一讲一演”的形式,动情讲述了这位战斗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第一线的巾帼英雄“以身许党”的故事——她在白色恐怖中千方百计开展革命工作,最后为躲避敌人抓捕,在河水中浸泡数小时,染上伤寒,因病辞世,只留给丈夫和孩子们三粒纽扣。这三粒纽扣原件现存放于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成为李明慧、邵培瑾由心而发讲述红色故事的原动力。
有着36年党龄的马艳华,从多方搜集资料,串联起绮云阁的故事,这是第一面红旗在上海升起的地方。“他们为了把旗杆撑起来,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我想把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和信仰,以故事讲演的方式传达给更多年轻人。”她说。
激励人心,迈向美好未来
《红色战“瑛”》《永不消逝的电波》……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红色故事,将人们带回了风云际会的战争年代。而移步至上历博五楼屋顶花园,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王心怡讲述的《数说强国之翼:从零到一》,诉说十年艰难攻关让中国大飞机拥有“中国大脑”的故事,则带人们“穿越”回75年后的上海。29岁的王心怡表示,自己是大飞机项目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发声者,选择来参赛希望将记录的故事传播得更远,传递更多的精神力量,“我们和大飞机的故事永远在路上”。
“红色之路,有起点,没有终点。”上海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说,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初心之地、光荣之城。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我们不仅要铭记奋斗的过去,更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源泉,奋力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C919的故事,是红色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引导人们迈向美好的未来。
“参赛的全过程,犹如上了一堂鲜活的思政课。”22岁的黄嘉言是一位视障者,2021年失明的他曾一度颓废,是中共南汇第一任县委书记周大根英勇抗战的故事鼓舞了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带着《血染新芦苇》参加了红色故事讲演大赛,还加入了全部由视障人士组成的“不靠谱乐队”。“红色故事激励人心,让我勇往直前。”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透露,在红色场馆里沉浸式听红色故事有望常态化。通过公共文化配送,红色故事讲演也将深入城市肌理,让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下一步的目标,是在今年红色故事讲演大赛的基础上,组建上海红色故事宣讲团,将红色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