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跃:以图书铺就中法文化交流之路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务实的深圳和浪漫的巴黎,两座城市的气质似乎截然相反。但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深圳出版社是国内最早进入法国出版界洽谈图书版权业务的中国出版社之一。1998年至今,深圳出版社已出版近200种法语译作,是法国当代文学在中国的出版重镇。
在这段图书情缘背后,是出版人、翻译家胡小跃长达近三十年的努力耕耘。他在1998年闯入法国出版界,踏遍巴黎的一家家出版社谈版权,由此开启了深圳出版社引进法国图书的大门。2002年,胡小跃获颁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对中法文化交流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2016年,深圳出版社成立胡小跃出版工作室,让中法图书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之路更加顺畅。
“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文学能促进思想深处的交流,在深度上更胜一筹。”胡小跃说。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数十年,他对这份事业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坚定地为中法图书铺就一条交流之路。
从无到有敲开法国出版界大门
胡小跃与法语的缘分始于大学。他的大学专业是法语,法国文学浩如烟海、佳作众多,对一位文艺青年来说,能阅读原作自然是如虎添翼。他逐渐发现,有很多优秀的法国文学作品还没翻译成中文,他便着手尝试,对法国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大学毕业后,胡小跃没有直接进入出版业。他辗转了许多城市、换了好几份工作,唯独对法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始终没有中断。1998年,他决定放弃其他工作,到出版社去。当时,出版社的外国文学业务几乎一片空白,胡小跃在新成立的海外部决定先集中力量做法国文学。
当时,国内大部分出版社对外国图书引进业务保持观望状态。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版权公约组织,引进外国图书从此需要事前取得版权。在好几年时间里,出版社对涉外版权业务不熟悉,只能出版世界名著等公版书,对外国新作品的引进几乎陷入停滞。“版权找谁谈,合同怎么签,外汇怎么付,这都是很复杂的事。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胡小跃回忆,“但到了1996年左右,大家都感觉实在不行了,必须要去谈版权,便尝试跟外面建立联系。”来到出版社工作三个月后,胡小跃决定亲自到巴黎走一趟。
从无到有的开拓自然是最难的。刚到巴黎,胡小跃吃了不少闭门羹。“巴黎的出版社没怎么跟中国打过交道,不熟悉,也不信任。很多时候是电话打过去,对方一听,之前没合作过,就找各种理由不愿意见你。直接上门也不行,在前台就被拦下。找来出版社的传真号码一家家发过去,也基本没有回音。”
不断碰壁之后,胡小跃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后来我联系上了一些管理机构,比如法国的出版业协会、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对外交流部门,他们在内刊上发表了文章,介绍了我的情况,再打电话和发传真过去,回复就变多了。”
内刊的介绍只是敲门砖。胡小跃凭借着对法国文学的熟悉和喜爱,让巴黎的出版人有了惺惺相惜之感。三四个月的时间,谈下近20本书的版权,几乎整个法国出版界都知道了有这样一位来自中国的出版人。“那时候每天都抱一大摞书回来,或者直接在出版社挑,基本把法国当时最畅销的小说和社科类图书都谈下了。”
二十多年后再回看这趟巴黎“猎书”之旅,胡小跃仍觉得收获巨大。“当时拜访了大量的作家、出版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又由于我基本是第一个来谈版权的人,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后来也不断地把书和资料发给我,甚至有点应接不暇。互联网普及了之后,联系也更方便了。”
首本法语译作《母猪女郎》半年重印三次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法国总与“浪漫”二字挂钩,但胡小跃眼中的法国拥有一副先锋的面孔。“很多法国人都反问我:‘你们老说我们浪漫,到底浪漫在哪里?’”胡小跃笑着说,“可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里那些奔放、不顾一切的爱情给我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但法国文学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实验的、探索性的东西,世界上很多文学流派都从法国开始。”
因此,胡小跃的选书标准之一就是独创性。他略过一般的通俗小说,专注于寻找或是题材有突破,或是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他在出版社引进的第一本法国图书是玛丽·达利耶塞克(Marie Darrieussecq)的首部作品《母猪女郎》。“这本小说的写法很独特,把当代社会的现象放到一些魔幻的场景里,真真假假搞不清楚,有点像卡夫卡的写法。”胡小跃介绍,“这位作者虽然是第一次写小说,但是情节、语言都很好,在法国和中国都卖得很不错。”《母猪女郎》中文版在1998年出版,首印5000本在两个月之内就售罄,半年里重印了三次。
但并非每一本书都能如此畅销。在胡小跃看来,法国文学特立独行,阅读门槛相较英美文学要高。“英美的作家写作时心里有读者,法国的作家只有他自己。”他笑说,“法国人强调自我表达,而且在文学上极具创造精神,常把哲学、社会学等学术知识融入其中。这是法国文学的特色,但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女郎》成功之后,胡小跃引进了玛丽·达利耶塞克的其他作品,可惜销量平平。“她成名后觉得要挖掘更深的思想内容,表达内心的东西。作家的地位越来越高,但读者越来越少,这的确是一种遗憾。后来我在采访龚古尔奖评委会主席埃德蒙德·夏尔-鲁时说起这件事,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读者少了不一定是作者的错,说不定是读者的错呢?’她觉得读者要跟上作家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
为这些作品找到甚至培育合适的读者,这就是出版人的功课。不同于自带知名度的经典作品,新作品和新作家在中国的推广更需巧劲。二十多年来,从最开始在报纸发书评、书讯,到举办新书交流会等线下活动,再到最近试水直播卖书,胡小跃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批热心读者。“我们每次办活动都能碰到几个很热情的读者,他们会把几十年前出的书都买齐,带过来找我们签名。有些人还会跟着我们跑活动,每一场都能见到他们。我们挺受鼓舞的,觉得的确应该继续做下去,而且要做好。”
引进法国当代文学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尽管法国当代文学在中国仍属小众,但对胡小跃来说,引进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他认为,法国当代文学的先锋性能给中国的作者和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很多中国当代作家都说过自己受到法国作家的影响,法国作家不愿意重复前人的道路,因此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比如我们新引进的《走读亚马孙》,这部小说没有主人公,而是用‘父子关系’这个主题串联起许多零散的故事,跟传统的小说完全不一样。像这类书籍,我是特别关注的。”
而跳脱出文学层面,新书的及时引进,在文化交流上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们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读最新的作品。这些书并非每本都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佳作,但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法国的社会政治走向,文坛的新趋势。只有对当代社会有了解,才能更好地跟现在的法国人交流。试想一下,法国人来到中国,我们也不会老是谈西游和三国,总得聊点新东西,对吧?”
要做到及时引进,抢占先机非常重要。胡小跃说,图书版权交易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热门书籍,“好的书一出来,如果不第一时间去拿,可能就拿不到了。即便拿到,价格也相当高”。胡小跃说。2016年,海天出版社(深圳出版社前身)成立了胡小跃出版工作室,为中法图书的引进和出口提供了许多政策上的便利。最突出的一点便是胡小跃有选题决定权,在商业谈判上抢得先机。“以前要开会讨论、上报、审批,层层通过后才能去谈版权,动辄三五个月,但一本好书可能三五小时就被买走了。现在可以做到我马上拍板。”
如今,胡小跃出版工作室每年出版约15本法国译作,今年重点推广的其中一本图书是《莫娜的眼睛》。这本书以10岁女孩莫娜和外公的故事串联起巴黎三大博物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艺术佳作。胡小跃看中它形式新颖,又有美育作用。这本书的版权竞争非常激烈,经过几个月的竞价,深圳出版社成功拿下版权,原稿的修改与中文版的翻译同步进行。“这本书由三部分组成,我们请了三位译者同时翻译。作者不断修改原稿,我们的译稿也同步修改。最后,这本书的中文版与法文版几乎做到了同步推出。”
“引进来”也“走出去”,以交流消弭误解
胡小跃跟图书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不仅做书、翻译,而且以书籍为圆心,开展了一系列中法文化交流活动。早在1999年,他就为法国学生提供来中国实习的机会。2000年起,深圳读书月开始设立“法国图书日”,此后连续多年举办;从2001年起,他每年都邀请法国作家、出版人等不同群体来中国做活动,既提升法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也让法国人对中国有更直观的了解。
“接触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民间层面推动两国人民的交流,可以消弭很多误解和偏见。很多人来了中国后发现,这里跟他们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完全不同,对中国的看法大多有所改变。”
不仅“引进来”,胡小跃也带着中国图书“走出去”。自2017年起,他设立了“中法讲书团”,轮流在中国和法国的书店、书展、图书馆、文化沙龙做活动,介绍中法作家,推广中国文化。近年来,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中法讲书团”等中法文化交流活动更是越办越红火。
在胡小跃看来,要做大中国图书在法国的影响力,出版人任重而道远。法国人爱书也懂书,中国图书需要跟全世界的书籍同台竞争。同时,对法国读者而言,中国文化的异质性增加了理解难度。“我在美国、加拿大、法国都做过调查,图书馆借得最多的中国图书是《孙子兵法》,老子、道子等中国哲学也很受欢迎。但是中国的当代文学,对法国人而言仍是陌生的。”胡小跃说,“其实很多中国当代文学都已经翻译出去了,但落地效果仍有待改善。所以第一步是先要让中国的图书能够进入法国书店,能够上架,读者想买能买到;第二步是要让读者读得懂;第三步要让他们想读,愿意读,喜欢读。为此,要在法国多举办各种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文化和文学。”
与法国图书打交道这么多年,胡小跃时常在书中感受到启发和共鸣:“我翻译勒庞的《乌合之众》时,虽然这本社会心理学著作的翻译难度很大,但过程非常愉快。书中的观念很有颠覆性,给我提供新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在他看来,翻译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手段:“语言好并不等同于翻译好。译者必须对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学修养,才能译好一本著作。”他还鼓励译者多跟原作者联系,这样可以避免许多误解和误译。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胡小跃今年尤其忙碌,先后组织和参加了深圳读书月中法文化交流特别活动、中法文化之春框架下的“在文学艺术中旅游”、第四届龚古尔奖中国评选、南国书香节“60年,法国文学在中国”文学对谈、深圳出版社法国图书书展等活动。他期待,中法文化交流能高质量地持续下去:“文化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建立互信是非常重要的。有交流才有了解,有了解才能互学互鉴,有学习才能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