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岁的温州市图书馆,建了一个“全民阅读生活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在楠溪江畔的永嘉书院,温州东瓯中学的学生们,身着汉服,正在听老师讲解永嘉学派的“事功主义”。高二学生王晨曦兴奋地说:“我家附近的书堂巷渊源坊居然是永嘉书院的原址!”
“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非常适合我们这些上班族在下班后充电学习。”已经工作3年的90后小王正在准备考研,家门口的城市书房成了他的首选学习空间。温州自2014年4月探索建立第一家城市书房,至今已发展至171家。
“它就像移动的哈尔城堡。每个月这个时候,我都会在村口等它出现。”温州市瓯海区金竹村的小学生蒋依依正要从“流动书巴”上借一本新的童话书。温州市图书馆于2013年启动汽车图书馆服务,一支拥有8辆“流动书巴”的队伍,满足了乡村群众对阅读资源的需求。
今年是温州市图书馆成立105周年。171家城市书房、75家百姓书屋和298家文化驿站,共同托起一个“全民阅读生活圈”。
在不久前结束的《“温州全民阅读生态建构研究”课题结项报告》会议上,报告总撰稿、文化学者杨晓华说:“温州全民阅读的物质载体形成了一个主体力量各异、空间形态多样、硬件设施齐全、资源分布丰富而坚实的体系,为阅读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过十年的发展,温州全民阅读空间迭代升级已经完成,形成了以公共图书馆为核心,“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农家书屋-大中小学校图书馆-各类出版和阅读机构”整体互动、相互关联的空间体系和资源分布。全民阅读空间和整个城乡生活全面嵌合。
在“图书馆+互联网O2O平台+物流”的服务模式下,“书香门递”项目还实现了温州市12个县(市、区)公共图书馆的“零距离”借阅。
近年来,温州还立足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创建阅读新场景。今年,温州城市书房“上新”了元宇宙空间,打造了一个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书房虚拟空间。
站在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AI智能等新技术打造的温州城市书房“驾驶舱”里,温州全市171家城市书房的建设、管理、服务各要素的实时监测,尽收眼底。虚拟漫游、真人互动、VR导航、沉浸阅读,读者可以“一键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