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日照12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 璇)12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山东日照正式向社会发布“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 条”(以下简称“20条”),首次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类的纲领性文件。
据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姜庆国介绍,“20条”内容涵盖了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学减脂、体姿改善、心理健康、科学健身五大方面,让儿童青少年运动健身更加精确定位、精准发力,重点围绕健身方式、运动量、运动时间等提出指南性、精简性的指导,同时以释义、作用机理、实践操作等详细的技术支撑材料作为附件,诠释其科学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为儿童青少年主动健身、科学健身提供了权威指引,能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全面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超重肥胖形势严峻,脊柱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心理健康问题频发。
“与2020年相比,虽然孩子们的身体形态有所改善,但在体能方面却出现了下滑,跑得更慢、跳得更近、力量更小、耐力更差,各类身体素质问题不容忽视。”姜庆国表示,为强化青少年健身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20条”编制团队邀请体育、教育、卫生健康等行业专家深度参与,过程紧紧抓住“安全性”“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普及性”这五项原则进行编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袁虹表示,“20条”不仅聚焦当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还突出身体素质提升,在儿童青少年运动健身方面精确定位、精准发力。无论是针对近视、肥胖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还是对于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需求,“20条”中都有相关指导性建议,甚至对儿童青少年运动风险筛查列出了指导性条目。
“运动风险筛查是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环节,但大众对运动风险筛查的认识还较为片面,甚至存在误区,对儿童青少年运动风险筛查的重视程度尤为不足。”袁虹强调,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发育也不健全,无论是肌肉力量还是骨骼强度方面都相对脆弱,抗击打和防御能力相对较差,加之好奇心、求胜欲、冒险欲强,可能在体育锻炼时急于求成,使身体超负荷,从而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对此,“20条”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健康状况评估、运动能力评价、疲劳状态以及心理状态评估、特殊风险因素筛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运动风险筛查的指导性建议,力图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降低与运动相关的伤害和损伤风险,保障儿童青少年在运动中能收获更多健康。
袁虹表示,“20条”遵循易操作、易实施、强干预的原则,体现多样性特点,结合实际开展情况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向性,让孩子们有兴趣参与其中,提高科学健身素养,有助于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从而全面促进健康成长。
据悉,国家体育总局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范围,丰富宣传渠道和平台,广泛推广科学知识,在保持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新媒体领域进行深入拓展,开发出适合各平台、路径的科普作品,将“20条”的推广贯穿于各项科普和运动健康促进工作中。(视频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