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周荣方:以行走与热爱照亮思政之路

作者:乔佳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12月21日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荣方 受访者供图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什么是火热实践?什么是绽放力量?什么是绚丽之花?我们把这些问题放在‘行走’中,让思政小课堂不仅能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力量,更能赋予力量。”

  在由河南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中国青年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中原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荣方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的发言,不仅道出了她多年来对思政教育的感悟、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更引发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从迷茫探寻到坚定热爱

  洪亮的声音、明亮的眼神、利落的短发,在课堂上激情又知性,这是很多师生对周荣方的第一印象。

  周荣方的思政教学之路,始于20年前。初登讲台的她,满怀热情却又略带迷茫,试图通过与学生的各种互动,探寻思政教育的真谛。她发现,学生对未来充满担忧与困惑,这让她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担心‘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怎么办’‘付出没有收获怎么办’还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心里特别着急,我该怎么去跟他们‘讲道理’?”

  一次偶然的课堂讨论,让她找到了方向。当她在课上提及用辩证法分析电影创作时,学生的热烈反应让她意识到,对生活的思考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她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启了漫长的学习之旅。她跟着老教师去田间地头调研,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跟着电商卖家去送货,体验新兴行业的活力;跟着师兄师姐办网站,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跟着电视台去采访,洞察社会万象的变迁。

  2014年,兰考之行成为周荣方思政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在那里,一名老农对焦裕禄书记饱含深情的回忆,深深震撼了她。“是什么力量,让一位已去世半个多世纪的县委书记,依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个‘为什么’。我发现我有了自己的思考。”此后,她一次次深入兰考,挖掘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思政教学中。

  在以“什么是幸福”为主题的思政课上,她讲到1966年2月26日焦裕禄魂归兰考,上万群众站立在寒风中迎回他们最优秀的“儿子”时,情到深处几度哽咽,潸然泪下,现场的同学深受触动,课程片段更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全网点击量突破34亿,让亿万网友感受到了思政课的力量。

  思政课该怎么讲、讲什么?周荣方已经有了答案: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信仰的播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更是实现我们价值的平台。”

  行走、联动与创新

  在周荣方看来,思政课不应局限于教室的一方小天地,而应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这样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行走的思政课首先要行走在当下,以‘身边故事’讲活‘火热实践’。”这些年,周荣方的脚步遍布基层一线。她走进开封兰考、辉县冀屯等地,走村入户了解党建工作,亲身感受乡村的点滴变化;她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采访收集众多第一手时代故事。这些宝贵的经历,都转变成了她思政课上生动而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进程,以及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行走的思政课,不仅仅是脚步到达的地方,更是思考抵达之处。

  正如她所说:“行走的思政课开展了10余年,我们讲了很多人的故事,如今有了新的思路——从‘我们’讲故事变成‘故事中的人物’讲故事。”这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对思政教育未来的探索与展望。

  周荣方不仅在教学实践上不断创新,还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探索,首创了高校思政课“联动教学法”,积极联动各方教学资源。横向上,与各高校的工作室及教学团队共同研讨育人方法与智慧,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纵向上,与河南当地的中小学携手合作,探寻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有效育人路径。“联动教学法”也让各行各业的代表走进思政课堂,讲述他们的故事。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小燕讲交通强国,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讲中国文化起源的“上山文化”……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让思政课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同时,她还通过微博等平台,主持“行走的思政课”话题,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分享对思政教育的感悟与思考。该话题阅读量已突破5500万,成为思政教育的网络新阵地。

  一堂课与无数颗心的触动

  “周老师上课时会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把道理讲得很有意思。”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郑秀娟说,周荣方的思政课,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有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有对时代责任的深刻感悟,更有对国家的深情守望。

  在讲述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时,周荣方紧扣时代脉搏,把报告中的深刻内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发展战略与自身使命担当的紧密关系。“周老师讲课和我们的互动非常多,能把我们带入到故事当中去。让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周老师把思政课讲活了,听完她的课,感觉浑身充满力量。”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贾昀昊、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陈继元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学子的心声。

  “我自己的经历是我给学生讲道理时的载体。”周荣方深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为了与学生达成良好互动,她巧妙地将自己的经历融入讲课内容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把自己的这些经历分享出来,学生会特别感兴趣,感觉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他们一样有血有肉的。”周荣方笑着说。

  在周荣方的教育理念中,教育并非教师的“独唱”,而是与学生携手的“同行”。她善于从学生身上汲取智慧,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课余时间,周荣方也从未停歇,手机成了她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她不断地答复学生们的各种疑问。“大学生有太多奇思妙想,有时候教学生就像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但这也是乐趣所在。”她感慨道。

  在周荣方的引导下,众多学生如同找到了人生的灯塔,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活力,在乡村振兴舞台上贡献智慧与力量,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播种者不急于收获。“埋下信仰的种子,就应该懂得‘播种’与‘收获’不会在同一个季节。育人效果未必立竿见影,但学习育人之道却永无止境。”周荣方说,教师或许不能在一个学期内改变学生,但可以给他们埋下信仰的种子,这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陈华,李沛然  编辑:朱宏利】

“心”辰大海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8:16

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关键还在“内功”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6:54

网络流行语:最强“嘴替”还是语言污染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7:18

首都青年共绘花园城市蓝图:期待与行动并进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9:40:55

国风大典邂逅时尚古镇

中国青年报2024-12-17 09:31:55

王英或许很多,但扈三娘少有 | 文史杂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5 16:49:05

家在中轴最美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3 12:45:52

我在协和医学院修文物

中国青年报2024-12-13 06: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