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张昕:打破刻板印象,减少对老年人“去人化的歧视”

作者:钟源 来源:澎湃新闻2024年12月28日

澎湃新闻记者 钟源

【编者按】2023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达到了435分钟,网络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网络使用以及短视频的讨论层出不穷,很多研究者关注其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却把目光聚焦于老年人群体。他的研究认为,适度使用短视频能降低孤独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减少抑郁倾向,但过度使用则可能引发负面影响。这个适度的界限大概在每天3小时以内。

澎湃新闻对张昕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了其研究成果以及他对老年人各种刻板印象的反思,以下为访谈正文。

视觉中国供图

澎湃新闻:您是从何时开始做老年心理学研究的?研究给您带来哪些关于老年人的新认知、新视角?

张昕:我从研究生时期开始研究老年心理学,但这个研究方向不是一下子就确定的,而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我在北大上本科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发展心理学,十四周的课程有十三周半都在讲老年之前的年龄段,只有半节课是讲老年。这就意味着,那个时候我们对老年其实是根本不了解的。

本科毕业之后,我去香港中文大学念书,发现系里居然有一个老师研究老年。老年是我几乎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因为我之前的兴趣主要在儿童心理学上,而研究儿童的人已经有很多了,所以当时我就觉得研究老年挺新鲜。另外,我想老龄化是未来的趋势,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我做老年人研究的一个初衷。

当我真正开始研究老年人时,我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现象,也对老年人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社会大众,会对老年群体持有一种“高热情、低能力”的刻板印象,大家会觉得老年人挺友善的,但是他们能力不行,如最典型的健忘。

但当你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个群体的异质性特别大。你可以看到精神矍铄的80岁老人,也可以看到老态龙钟的60岁老人。这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化有关。最为经典的研究是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贝卡·利维(Becca Levy)在2002年做的“刻板印象具身模型”,她在2023年将这个理论写成了一本书,现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出版了,译名叫做《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在她的研究中,贝卡·利维对老年人做了问卷调查,主要收集他们对自己变老持有怎样的态度。有一些人比较积极,认为变老是一件挺积极的事;另外一些人比较消极,他们认为变老不太好,自己不想变老。对于这两类人,她对他们的寿命进行了追踪(排除了那些意外身亡的人),数据显示:那些持有比较消极态度的中老年人,在追踪开始后的15年,差不多就有一半的人去世;而那些持有比较积极态度的中老年人,追踪开始的22.6年之后才有50%的人去世。50%的生存率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这样的结果显示,积极的人比消极的人平均多活7.6年。贝卡·利维因为这项研究拿了很多奖,她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人,曾经被邀请在美国国会上介绍她的研究。

其实研究者自身也有刻板印象。我们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刻板印象,要做到完全无偏是不可能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要去不断修正。比如,以前我一直认为老年人不能接受新事物,像各种二维码、移动支付这些。但我逐渐发现,老年人是完全可以学习的。事实上,并不是老年人不能学,而是年轻人不愿意教。不管是短视频还是移动支付,只要年轻人有耐心教,老年人完全可以学会。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视角来看待身边的老年人。

澎湃新闻:您这几年主要的研究是做网络、短视频对老年人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缘起是什么?有怎样的初步结论?

张昕:前几年我看到很多研究者都在做网络成瘾或者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那么我就想看看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放在老年人身上是否适用。

在开始正式研究之前,根据老年心理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比如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选择最优化补偿模型等等,我们判断互联网、短视频对老年人的影响可能是更为积极的,它们能够填补老年人在老化过程当中缺失的那部分情感需求。

我们对几百名老年人做了问卷调查,主要问询每天上网时长、上网内容、最近感受到的幸福感和孤独感等等。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做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部分验证了我们的想法。

结果显示,互联网的使用时长和老年人的幸福感不是简单的一次关系,而是一个二次的关系,在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三个小时以内)的网络使用是有益处的,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有损害的。后来,在一次会议上,我惊喜地发现我和中国人民大学靳永爱老师各自独立的研究得到了差不多的结论,她也认为这个分界线是3-4个小时,在这个范围内老年人使用网络是能获益的,超过了就不行。这至少证明这个结论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后续,我们又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做了调研,比较了农村老年人中使用互联网和不使用互联网两个对照组,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互联网和短视频的使用,总体上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更多好处,而且相关还是挺显著的。

今年,一个香港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23个国家的数据,研究结论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也发现网络使用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有助于消除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澎湃新闻:在研究中,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差别大吗?

张昕:总体来看,网络使用对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都有益处。但农村老年人是一个更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和城市老年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国家的养老体制是二元的——城市老年人有66%的收入来自养老保险,而农村老年人只有5%的收入来自养老保险,50%左右来自他们子女的供养。社会保障的缺失,导致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比城市老年人低得多。

在前年重阳节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谈话节目,节目里有一个嘉宾做的事情就是免费给农村老年人拍照。他说这些老人平常在家门口一动不动地坐着,很无聊,他去拍照,这些老人就很开心地拉着他聊天。我觉得我们应该呼吁大公司多多承担社会责任,例如,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收一些不用的二手手机装上短视频App,免费给老年人,再找人教他们使用手机和App,这样做应该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是最简单易行的,也是实际有效的方法。

但养老是一个制度性问题,是现实的经济问题,不是给老人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的。如果子女孝顺,他们可以过得很开心;如果子女不孝顺,你再给他们看短视频都没有用。或者说短视频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治标不治本。

澎湃新闻:国外老年人使用短视频和中国的情形类似吗?

张昕:我有一位以色列的合作者,她帮我收集以色列老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数据。得到的初步数据显示,以色列老年人跟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在使用短视频上很不一样。

我的这位合作者50多岁,她自己不使用TikTok,身边也没有观察到几个使用TikTok的老年人。她就去问她女儿,你有没有关注到老年人使用短视频这件事儿?她女儿直接回了她一句:老年人使用短视频就是“自取其辱”(embarrass themselves)。

这也是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老年人和短视频是不搭的,短视频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就不应该使用。这是国外的一个现状。在中国,这个刻板印象倒是好很多。我们不要小看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最终会内化为老年人的行为。以色列老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时长远远低于中国老年人,社会认知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澎湃新闻:现在的短视频平台都既有未成年模式,也有老年模式。您认为如果强制老年人使用老年模式是否会消解老年人的主体性?

张昕:“主体性”这个词非常好。

未成年的三观不完善,他们的前额叶不成熟,意志控制能力也不成熟,所以我觉得“未成年模式”是必要的。但是老年人不一样,老年人完全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其实比成年人还要丰富。可以在“老年模式”里提供字体放大、交互简单这类适老化的功能性服务,但如果要像用“未成年人模式”管理未成年那样用“老年模式”管理老年人,这实际上是对老年人主体性的剥夺。

现在社会上对于老年人的歧视有好几种:一种叫做敌意的歧视,比如认为他们消耗社会资源或者跟青年人抢资源,这种敌意的歧视我们很容易觉察,而且它是为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

还有一种叫做善意的歧视,比如在公共交通上给老年人让座,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是出于善意,但如果老年人明确说明自己不需要,你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座,这就是善意的歧视,你是在剥夺他的独立性,言外之意就是在说“你不行”。

善意的歧视也可以叫做“去人化的歧视”。最典型的就是婴儿式的照顾,“今天可冷了,赶紧把这个衣服加上!”“你别自己乱跑了,我送你去!”第一次说,可以认为是善意的表达,但如果老人明确表示了“没事,我不冷,我扛得住”“我就下楼走两步,倒个垃圾,我自己能行”,你还是固执己见,那么这就是“去人化的歧视”——你认为他是“婴儿”,他什么都不行,他需要被照顾。

还有一种“去人化的歧视”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察觉。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时候,子女可能会说“我已经把你照顾得很好了,吃饱穿暖了,你还想我怎么照顾你?”——这涉及老年人的高级需求,比如爱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丧偶后的老年人怎么就不可以追爱?但有些年轻人就会觉得不行,觉得“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老不正经,还在想这些”。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老年人不需要任何高级的需求。

还有就是人们对老年人能不能刷短视频、短剧的争论。老年人有钱有闲,他为什么不能花钱看短剧?为什么不能花钱打赏主播?为什么他花钱了你就觉得他被骗了?为什么要限制他们每天上网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其实这背后都是社会对老年人系统性的、去人化的歧视。社会的刻板印象就是一种歧视。

澎湃新闻:怎样去规避老年人使用短视频的风险?

张昕:我是“技术乐观派”,我觉得技术是中性的。要是没有短视频技术、大语言模型技术,人类的发展肯定跟现在不一样。但我对人是比较悲观的,我更担心这个技术在谁手上、怎么为人所用。

平台上有那么多短视频创作者,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是心怀不轨的,企图钻平台的漏洞,企图诱导用户给他们的作品点赞,甚至诈骗用户。这不是技术的问题,在没有短视频的时候,一样有骗子利用电话诈骗。利用短视频诈骗只是诈骗介质的变化,骗子也在“与时俱进”。所以我认为技术无罪,只是需要人加以监管,加强对谣言、涉嫌诈骗内容的审核。

现在,老年人的媒介素养提升幅度还没有那么显著,但是我认为,老年人的媒介素养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有所提升。当“70后”老去的时候,他们的媒介素养可能就随之变高了。很多问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责任编辑:李丹萍  编辑:郭韶明】

原创舞剧《乐和长歌》首演,全景呈现楚式浪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25 23:01:40

探寻文化中国的青春密码|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2024-12-24 09:37:45

我们的青春 不舍“二人转”

中国青年报2024-12-23 08:45:44

“心”辰大海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8:16

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关键还在“内功”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6:54

网络流行语:最强“嘴替”还是语言污染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