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潮水“桥改隧” 00后操控盾构机在钱塘江底掘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中铁十四局举办“走进大国工程 感受中国力量”活动。一列长140米、重4000多吨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钱塘江底,每天双班以12米的速度掘进。在主控制室驾驭这条“钻地巨龙”的两名技术人员,分别是00后魏梦乐、刘凯。
记者走进钱塘江高铁第一隧道施工现场,头顶几十米之上就是奔腾不息的江水。14.9米超大直径盾构机约有5层楼高,像一个巨大的工程实验室,机器设备上看不见泥水、渣土,彻底改变了传统隧道施工场所的印象。只见超大直径盾构机的高压刀盘在旋转,掘进产生的渣土和泥沙,直接通过两根巨大的管道,输送到地面泵站进行集中处置。掘进到一定尺度,隧道管片拼装机自动铺设好管片,并在外面缝隙灌注好密封水泥,隧道就这样不断地往南延伸。
新建的杭州萧山机场高速铁路北起桐乡市,南至绍兴市柯桥区,全长 56.821公里。由中铁十四局负责的站前工程2标段线路全长9.666公里,其中全长5328米的钱塘江隧道为全线控制工程,盾构段长度3704米,单洞双线设计,行车时速350公里,既是首条穿越钱塘江高铁盾构隧道,又是国内首条建设标准高、时速快的高铁城市过江隧道。
“超大直径盾构机下穿钱塘江,就是为了保护天下奇观的潮水。”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负责人说,早期规划设想中,杭州萧山机场高铁确实考虑过新建跨钱塘江的桥梁,但是这里靠近观潮胜地海宁盐官,涌潮通过时分布在江面上的桥墩会“切断”潮水,“一线潮”奇观可能就不复存在。建设钱塘江高铁隧道,避免在盐官观潮区设置桥墩,保护千百年来潮涌景观的完整性。
建设钱塘江高铁第一隧道的这支团队平均年龄32岁,已经成功掌握国内高水压、大埋深、浅覆土、硬岩石、大直径和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成功开挖地下隧道穿越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