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 相关推荐
在山东,一群职业院校学生正用无人机为山区配送疫苗;在浙江,横店通用机场正在推进改扩建二期工程建设,打造全国首个特色公务机机场和旅游通用机场。
国家早已强调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今年2月下旬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随着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人机配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对相关人才也出现爆发式需求。一场围绕“低空”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使得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阵地的职业教育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
低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无人机操控员这样的新岗位,在2024年10月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专门提到,“据有关部门测算,现在我国这个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是等待被颠覆,还是主动“造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探讨低空经济“起飞”之时,职教如何“接招”。
目前,低空经济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除了研发、制造、应用等方面的人才,还包括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安全监管等方面,特别是随着技术的深度融合、模式的不断变革而出现的低空智能网联、低空装备检测验证、信息安全、数据软件及算力开发、垂直起降场地建设运维等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需求是低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来的新需求,是推进低空安全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更新,技术应用更加综合、领域范围更广,现有专业需要主动升级专业内涵、增设新专业,才能满足低空经济对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目前,存在低空经济“飞得快”,职业教育“教得慢”的局面。职业院校正在采取一系列破冰举措,积极应对挑战。当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街头巷尾,职业教育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输送劳动力”,而是成为重塑产业基因的力量。
正如受访专家所说,低空经济的发展,“为航空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我是中青报数智主播辰辉,一起奔向星辰大海,我们下次见!
中国青年报社 出品
记者:张渺
编辑:梁国胜 原春琳
剪辑:张渺
数智主播生成:张渺
图片视频来源:视觉中国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青在线
本次播报由中国青年报“青年语料库”支持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