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修井大夫”的17年修炼

作者:魏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12月12日

清华大学 魏明


扎根一线工作17年,先后获得187项成果奖项、14项国家级专利,培养技能工人200余名,拿过中国石化劳动模范、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就是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井下作业首席技师——胡彦兵。

中原油田井下作业首席技师胡彦兵。

力争上游:“我能行!”

在中原油田有这样一句话——“钻井苦、作业累,最苦最累是作业队”。2004年12月,胡彦兵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原中原油田采油六厂井下作业大队,成为了一名石油井下作业工人。

井下作业工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作业值班房建在野外,风沙漫天,现场的工人常常一身黄土。刚来油田时,胡彦兵回忆自己什么也不会,老师傅们每天带着小班上工、起下钻具、检泵、清砂、防砂,工作内容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兴趣。平时的培训学习他也就没太上心,但随之而来的是第一次初级工考试惨遭失败,工资也只能拿到70%。

一贯要强的胡彦兵从未想过会遭遇这样的滑铁卢,在部队时他是英雄“欧阳海连”的战士,“扛红旗、争第一”的精神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就算在炊事班工作,他也要争取蒸的馒头是最软、最香甜的。

他开始奋起直追。工作前三年,每一次油井故障对胡彦兵来说都是一次技能实战考验,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到具备初级工检修水平,再到能跟着老师傅一起商讨解决策略。胡彦兵发觉原来井下作业工不只是脏、累、难的代名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油田责任与技术担当。

胡彦兵工作照。

打好了实战基础,2008年胡彦兵作为中原油田代表被推荐参加中国石化井下作业工技术比赛。在赛前培训班中,胡彦兵开始学习专业性更强的理论知识,这让他从技能工人的心态转变为要争做技术能人。“修井医生”不能只满足于解决日常小病,更要有能治大病、预先调理的本领。虽然这次比赛他在第三轮不幸被淘汰,但是这次经历鼓励他保持学习的姿态,通过比赛来促进技能的提升。随后他连续参加两届中原油田技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职业技能等级从初级工一路晋升到高级工。

工作愈发得心应手,他也在工作中收获了认同感。当2011年中国石化再次举行比赛时,他代表中原油田获得金奖。胡彦兵也从高级工晋升至技师,直至2014年他考取了井下作业工高级技师。从2004年到2014年,他实现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跃升,这比常人按部就班取证整整快了六年。

胡彦兵在厂房内讲解他的发明成果。

苦心孤诣:解决修井的疑难杂症

随着修过的油井越来越多,胡彦兵发现:很多时候一个小零件的调整革新,都会给作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白天的工作中,他开始默默记下工友们吐槽哪些活不好干,晚上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备忘录中。闲下来时,他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到底有没有更好的改进方式?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他便去请教厂里的技术人员。2009年他作出自己的第一项发明成果“方钻杆专用丝堵”,成功解决了丝扣易污染损坏的问题。当时在采油厂进行试点使用时,工友们都夸赞:“这个家伙事儿顺手!”

“2020年3月31日,马11-118井,钻杆活门吊卡上舌头小销子经常窜出,该班起钻时,二层平台在打开吊卡的同时,吊卡上的舌头弹出掉落,险些砸住宋明明,需要对销子进行改进。”这是胡彦兵的“疑难杂症”备忘录中的一条记录。

修井作业工之所以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安全事故的不可预测性。

胡彦兵(左)与宋明明(右)在工作中交流。

“宋明明是我的徒弟,当时他正弯腰在前面检修,那个零件从他正上方弹了出来。如果当时真的落下来,人根本来不及躲。”提起那次检修,胡彦兵一脸凝重,在一线生产中抓的最紧的就是安全防范。工友的健康安危始终是最关键的,正是这一次次可能的安全隐患不断提醒他,要用技术革新为工友们多做点实事,多解决难题。

随着想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胡彦兵发现不能只了解井下作业的一套实操理论和技术,其他工具方法也要会用。“比如在思考一个零部件改进时,最好能画一画结构,这就需要用到绘图方法。最初我就是用纸、笔手绘,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立体效果不太好。”胡彦兵就开始在网络上查找哪些应用可以实现3D建模制图,利用空余时间,通过阅读工具书、抖音搜索教程、找技术人员请教等方式学习了Solidworks、CAD等绘图软件。

“有了电脑建模之后,咱还可以用3D打印机把模型做出来,这样试错成本能降低很多。”2012年以胡彦兵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之后团队一直苦心钻研,有50多项创新成果受到各级表彰,8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胡彦兵(左一)和工友们在一起。

承上启下:传承“工匠精神”

2016年中原油田成立了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胡彦兵认识了对他有着重要意义的师父杨相杰。彼时杨相杰已经是名满中原的创新大师,手中有着多项对油田领域的重大专利成果。

在杨相杰创新工作室,胡彦兵进一步学习了更多前沿的创新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胡彦兵的徒弟宋明明也随杨相杰大师一同学习。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宋明明获得2017年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具工比赛金奖。不久后,他又获得了井下作业工比赛金牌,实现了双金牌成就。

胡彦兵创新工作室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创新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荣誉绶带,“河南省中原大工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化业务竞赛团体第三名”……在写着“创新是优势,创新是潜力,创新是希望”的墙上,挂着工作室的活动照与创新成果集锦。

一张办公桌上《工程师手册》《井下作业技术数据手册》《油气田开发安全能力提升指南》等专业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占据桌子的半壁江山。桌上电脑安装有Solidworks绘图软件,旁边就是一台功能多样的3D打印机,深入工作室内部是一个中型厂房,里边配备有数控加工中心、车床、铣床、摇臂钻床等专业加工设备,供大家做试验。

出现场、带着问题回来、讨论解决方案……如此循环往复,就这样一个个成果磨了出来。工作室老带新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了众多技师、高级技师。(本文图片均由魏明拍摄)

【责任编辑:陈凤莉  编辑:何欣】

非遗传承人热衷“评级”?关键还在“内功”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6:54

网络流行语:最强“嘴替”还是语言污染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6:37:18

首都青年共绘花园城市蓝图:期待与行动并进

中国青年报2024-12-20 09:40:55

国风大典邂逅时尚古镇

中国青年报2024-12-17 09:31:55

王英或许很多,但扈三娘少有 | 文史杂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5 16:49:05

家在中轴最美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3 12:45:52

我在协和医学院修文物

中国青年报2024-12-13 06:48:18

比头发丝还细的金银线,如何变身为绝美工艺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12-12 2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