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中华优秀文化作品“扬帆出海”,AI入局|文化中国行

作者: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年05月25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在5月24日于深圳举办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圆桌对话环节,欢娱影视CEO杨乐在5分钟的分享中,脱口而出5次“没有想到”。

主持人捕捉到了这一关键词细节,询问杨乐发出感慨的原因。

原来,杨乐感叹于中国影视剧内容“出海”的火爆效果。

她至今记得,公司拍摄的电视剧《正好遇见你》,原本只是想用青年人视角讲述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想不到该剧播出后,不仅在国内口碑不错,在日本也收获了无数粉丝。剧中融入木版水印、花丝镶嵌、玉雕等近20种非遗技艺,两国青年观众实现了对“匠人精神”的情感共鸣。

“一部电视剧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内容本身,承载了传播文化的功能,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传承非遗技艺。”杨乐琢磨,未来要实现“借船出海”,借助国际影视平台和自媒体账号传播中国文化故事,并将更多中国青年演员送上国际舞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小牧在论坛上发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摄

论坛上,从小学习国画的西安桥合动漫创始人乔乔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在深圳的会场上,竟然有不少嘉宾喊出了乔乔展示的原创文化产品——“唐妞”的名字。

那一刻,乔乔觉得,自己来自历史名城西安的设计灵感与深圳这座东南沿海大都市的文化产生了情感连接。

这并不是偶然。在创业路上,乔乔尝试了内外贸易双循环的思路。今年3月,他在深圳找到合伙人并成立团队,负责潮玩产品和运营平台的开发。

此前,乔乔一直潜心国画创作,但为了生存,他从一个画画的人变成了“懂运营的人”,实现了创作和创业双向发展。他将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深圳的文化产业链条相融合,既体现艺术价值,也生产更多优质潮玩产品,为高质量文化贸易贡献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更应与音乐、游戏、文旅等各行业进行结合,并走向国际,年轻创业者的作用不可或缺。”

当天,杨乐和乔乔发言的半小时前,中文在线首席技术官吴疆还谈到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于内容创作和文化出海的影响。

中文在线业务集中于网络文学出版物、影视、动漫、短剧等文化产品,这些年,吴疆带领团队探索AI赋能。去年10月,中文在线推出国内首个中文小说创作的语言大模型,服务于内容生产、剧本生成、漫画生成、小说创作等领域。

吴疆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会将大家想要表达的文字故事轻松转化成视觉图案,提升各类文化产品的产能。“当好的故事遇上丰富的视觉呈现,一定能吸引更多‘Z世代’群体关注,更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贸易添一份力。”

亚洲数字艺术展出品人王鹏同样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他致力打造的亚洲数字艺术展是线下实体展览,但为了适应当下青年的消费习惯,他尝试应用多样化的内容传播形式,增强与观众互动。这些年,艺术展中有了人工智能“艺术家”,创作了一批数字艺术作品。

在展出和征集作品的过程中,王鹏还注意到,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创作者的得力助手,新技术正吸引越来越多青少年和跨学科人才的汇聚。“人工智能赋予了年轻一代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与想象力空间,这也体现了人工智能对于文化贸易、文化产业的正向、积极影响。”为此,王鹏呼吁,加大对青少年科学素养与数字素养培养的关注,引导青少年正确、积极地运用互联网和新兴技术,最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博纳影业影视制作副总经理曲吉小江也看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文化贸易的促进作用。

“电影是造梦的工具,人工智能将实现更为神奇的造梦,为海内外青少年观影带来超乎想象的体验。”她透露,今年7月即将上映的电影《传说》,就用AI技术复原了“25岁的成龙”。一年多来,公司探索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传统电影工业化手段结合,生产了一些不用真人实拍的剧集,这些数字“角色”未来可能会成为公司的数字资产和签约演员。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曲吉小江说,引入人工智能,会改变当下电影创作同质化的现象,丰富行业的想象力。“我们要将技术优势与文化内容结合,克服AI演员场景连续性无法实现等技术痛点,让技术成为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眼下,三七互娱集团副总裁程琳迫切需要的是充实复合型创意人才。在她看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场景、数字人等元素加持,游戏产品寿命得以延长,游戏内容水准不断触达天花板,但困境在于内容生产能力。

此前,公司团队想到了“游戏+文旅”融合,由玩家或旅游爱好者拿地图到线下网红店铺等场所盖章、打卡,再登陆游戏兑换福利。同时,将线下景点用美术和技术方式还原到游戏场景中,打通连接虚拟和现实的“超级空间”。

程琳注意到,游戏玩家中有考古、文旅、文学爱好者,这给了她新启发——招募大量对文化有更深层次理解的创意策划人员和贸易人才,让更多游戏产品和场景走向国外,因地制宜赋能当地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产品承载着民族文化、国家精神、人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一般的货物贸易相比,文化贸易更易对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小牧认为,当下,新质生产力带来数据算法和技术的更新,再整合新兴营销方式,能产生适应信息时代消费者认知能力、鉴赏水平、理解能力的文化产品,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文化新型传播力的有机统一。“这也是促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经之路,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责任编辑:齐征,余冰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