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看春运】回家的路就是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逸凡 见习记者 贾凯迪 李琪
1月13日晚,K4159次列车静静停靠在北京西站,站台上,挑着行李的大叔刘竹林正在找自己的车厢座位。他挑担的前面放着他最值钱的家当一台暖风机,底下垫着为数不多的衣物,挑担的后面是被褥。刘竹林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北京务工近30年,如今妻子在家里带小孙子,他说再干两年也不干了。老刘希望年过30岁的大儿子能早日结婚,了却他一桩心愿。
提前上车找到座位的单传江正和室友视频聊天。这不是大三学生单传江的第一次春运,去年他在北京实习到年三十才返程。单传江今年提前回安徽是为了给女友过生日。“2025年我要一个月挣到1万块,攒钱娶她!”小单大声喊着自己的新年愿望,视频那头的室友一脸“姨母笑”。
1月14日0时2分,K4159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2025年春运北京地区的首趟旅客列车正式启程。
凌晨一点,K4159次列车上,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杜向宇还在看书。这是他放假回家的火车,今年他带了4本书回家,“这个寒假我一定要啃完《动手学深度学习》那本书”。2024年10月,他的嫂子生了第二个宝宝,19岁的小杜第二次当了叔叔,他只在和妈妈视频时见过小侄子,很期待这次回家能抱抱他。
“你回来我们都很开心呀,大家都想去接你!”1月14日早上,在北京西站候车室内,刘女士正在与家人视频通话,视频那头的弟弟和弟妹想快点到车站接到她,并和她说,“我们都很想你,下午我们都去接你回家”。刘女士今年回家最重要的事是陪年近八旬的老妈,常年在外务工的她已经五六年没见到过妈妈了。
北京西站副站长李超介绍,今年春运北京西站预计发送旅客522.9万人次,高峰日为1月26日(腊月二十七),预计发送旅客22.6万人次。
在北京地区开出的春运首班高铁G6701次列车上,一位返乡回邯郸的张先生向记者展示着自己手机里的“孙子成长记忆”并表示,他非常想念自己的孙子。“离家的时候不会走,现在都会喊爷爷,会跑了。”他说,自己已经离家1年多,现在只盼着能赶快回家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一想到回家我就激动得不行,这几年都是平常时间能回去,我已经7年没在家过年了。”在北京务工的郑阿姨一提起回家,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扬。记者问起郑阿姨今年回家最期待的事时,她说:“今年过年回家我有秘密的事要办”。郑阿姨的老公今年马上就60岁大寿,她要回家好好陪他过个生日。她乘坐的K817次列车将在15日早晨把她送达老家。
列车昼夜前行的背后离不开铁路人的坚守。
在K4159次列车上,记者遇到了正在巡查的怀柔北机务段科长李岩。57岁的李岩是老铁路人了,今年春运是他亲历的第40个春运,也是他倒数第三个春运。这些年,李岩见证了列车时速从35km/h到400km/h的跨越式发展,他深深地为自己的工作骄傲,为中国铁路自豪。
说起印象最深的一年春运,他红了眼眶。“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春运,老父亲病重……”李岩每到一个吸烟处都要打开看看,“超过3个烟头就要清理”,他一边说着一边回头嘱咐着车厢的当值列车员,“这里有2个烟头了,注意清理啊小伙子!”今年,李岩的检查工作多了一项检查卫生纸,“我们今年在列车的厕所内都加装了更多的卫生纸,这将极大地提升旅客的舒适度”。
1月14日凌晨两点,李岩带着徒弟陶宏伟出发了,他们要在列车抵达衡水站前再检查一遍工作,并提醒列车员注意时间,提醒旅客前方到站。
25岁的陶宏伟是这趟列车的见习列车长,因为异地,他去年和在山西工作的女友分了手,“没有原则问题,就是现实因素,没办法”,新的一年小陶想从副司机考到司机,还要再找到双向奔赴的爱情。
列车满载归乡游子的思念,朝着家的方向全速前进。回家的路就是年。